[發明專利]電梯用隨行綜合電纜中的光纖通信電纜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43576.6 | 申請日: | 2007-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4462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14 |
| 發明(設計)人: | 孔善祥;王朝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新時達電線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4 | 分類號: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美強 |
| 地址: | 201802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梯 隨行 綜合 電纜 中的 光纖通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梯用隨行綜合電纜,尤其涉及該綜合電纜中的光纖通信電纜結構。
背景技術
為了實現電梯轎箱中的實時監控和多媒體信息傳輸,隨行綜合電纜中一般采用光纖通信電纜和視頻同軸電纜。
普通光纖通信電纜,因其對信號衰減小,傳輸容量大,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被廣泛用于通信領域,但由于這類電纜的柔軟性和彎曲性較差,所以多用于固定場合,這類光纖電纜如用于電梯井道中作隨行電纜使用,會在很短時間內產生光纜傳輸衰減增大及斷芯現象,所以普通光纖通信電纜是不能作電梯隨行電纜使用。
如何設計一種用于電梯的隨行綜合電纜中的光纖通信電纜是技術人員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電梯用隨行綜合電纜中的光纖通信電纜,旨在解決上述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由內而外包括:光纜纖芯、內被層、外被層、芳綸紗、扁鋼絲纏繞層、外護層;所述的光纜纖芯采用多模光纖,其工作波長:850/1300nm;纖芯/包層直徑62.5/125u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經過3萬次彎曲試驗后,其傳輸性能仍能滿足國家標準要求。其機械曲撓性能優于GB5023.6標準中對產品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由圖1可見:本發明由內而外包括:光纜纖芯1、內被層2、外被層3、芳綸紗4、扁鋼絲纏繞層5、外護層6;所述的光纜纖芯1采用多模光纖,其工作波長:850/1300nm;纖芯/包層直徑62.5/125um;
所述的外被層3采用尼龍或同等性能材料緊縮套管。
本發明在緊套光纜纖芯與扁鋼絲纏繞層間絞入5500旦高強度芳綸纖維材料,采用精確控制芳綸的放線張力和絞合節距成纜工藝,提高光纜的抗拉力,減少光纜中纖芯受力,扁鋼絲(0.15×1.5mm)纏繞工藝提高了光纜抗側壓能力,按上述結構制造的光纜,極大地改善了光纜的抗拉抗壓能力和彎曲性能,解決了光纜中二氧化硅纖芯在反復彎曲狀態下易龜裂和折斷問題。
產品的曲撓試驗,試驗基本條件如下:
1、曲撓試驗的滑輪直徑為160mm;
2、試驗樣品兩端懸掛的重錘重量為4kg;
3、樣品試驗頻率為20次/min;
本發明光纖通信電纜在經受上述規定條件的曲撓試驗,試驗次數可達10萬次以上。
而普通的光纖通信電纜的曲撓試驗只能達到1千次左右,就會產生纖芯斷芯現象,所以,根本不能用于移動彎曲場所。
本發明光纖通信電纜在經受3萬次的曲撓試驗后,其主要電氣傳輸性能檢測參數如下
衰減(dB/km)≤3.5/1.5;
帶寬(MHz·km)≥160/200;
對于其它規格的光纖通信電纜,只需要將光纜的芯數作相應調整即可。
本發明的制造流程如下:
二氧化硅纖絲進廠檢驗、擠包內被層、擠包外被層、填充芳綸紗、纏繞鋼絲層、擠包外護層、檢測、包裝、入庫。
本發明光纖通信電纜與其他光纖通信電纜相比,該光纜具有機械強度高,柔軟性能好,抗疲勞性強,電氣傳輸性能優良,使用壽命長等優點,產品性能優與目前國內使用的同類進口光纖通信光纜,比較適合使用于經常移動彎曲場合如電梯行業作為電梯隨行光纖通信電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新時達電線電纜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新時達電線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357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