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中型電機專用的空-水復合冷卻管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43485.2 | 申請日: | 2007-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93948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董衛龍;莊萍;魏安林;肖良;宋文清;戎春流;董如君;徐佩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金石索泰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9/00 | 分類號: | H02K9/00;F28F1/12;F28F1/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亞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梅 |
| 地址: | 201406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中型 電機 專用 復合 冷卻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散熱管,尤其涉及一種電機用的冷卻管,系采用空—水冷卻模式對大中型電機進行冷卻的大中型電機專用的空—水復合冷卻管。
背景技術
早期電機所采用冷卻形式是通風管道式的,熱風直接排到大氣中,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上世紀八十年代后,采用背包式空氣冷卻器替代,采用的換熱管是繞片式換熱管、繞簧式換熱管以及穿片式換熱管,但這三種管型都不甚理想,繞片式換熱管質量不穩定、傳熱效果差,繞簧式換熱管因為散熱部分材料是銅,造價高,而且此種管型風阻大。
為了克服上述三種管型的缺陷,有必要開發一種傳熱效果好、強度高的冷卻管。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傳熱性能好、強度高的冷卻管。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大中型電機專用空—水復合冷卻管,包括基管和套在基管外的散熱管,散熱管外表面制成環狀的翅片,翅片呈下粗上細的鍥形結構,翅片之間的槽底面呈弧形,翅片高度為8-20毫米。基管和散熱管充分接觸,便于傳熱,并且其也結構穩定。將翅片之間的槽底面設置為弧形有三個作用:一、使得翅片的根部強度更高,能夠承受更大的外壓;二、提高鍥合力,受力更加均勻;三、增大表面積,提高散熱能力。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的基管為銅管或鋼管。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為了使散熱管容易擠壓成型,所述的散熱管為鋁質材料。由于鋁的可塑性好,容易擠壓成型,方便加工制造。
翅片的形狀是采用刀具擠壓方法成型的,在擠壓過程中,由于晶粒受擠壓,其晶粒間距變小,晶相發生變化,晶體結構變得更穩定,翅片強度大大提高。雖然翅片厚度并不大,但是由于翅片的強度、硬度等物理性能指標的大大提高,使得翅片具有很好的支撐能力,因此,翅片不會在擺放和安裝的過程中發生變形。前述事實說明,擠壓之后的冷卻管取得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在大大提高翅片強度和硬度的同時仍然保持良好的傳熱性能。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的翅片高度最好為8-13毫米。
本發明優點如下:
一、二種管材復合的公差小,二種管的接觸充分,傳熱效果好,與國內同類產品比較,其復合性能上要提高30%,換熱性能上要提高10%以上,因此,既省電又節水;
二、由于翅片的結構上作了較大的改進,將翅片制成下粗上細的鍥形結構,有效地提高了抗高壓風的沖擊能力和使用壽命;
三、使用合適的潤滑和冷卻液。翅片管軋制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冷卻和潤滑,以保護刀具和翅片管;
四、由于換熱性能的大大提高,還能節約材料,降低原料成本,如按國內每年需求500萬米,按每米45元材料成本,性能提高10%,材料成本就能節省約10%核算,則每年能節省成本500萬米×45元/米×10%=2250萬元。
附圖說明
圖1為繞片式氣體復合冷卻管結構示意圖;
圖2為繞簧式氣體復合冷卻管結構示意圖;
圖3為軋片式氣體復合冷卻管結構示意圖;
圖4為穿片式氣體復合冷卻管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
1-散熱管????11-翅片
12-槽???????2-基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本發明的剖面結構示意圖所示,本發明采用如下實施方式實施:
一種大中型電機專用空—水復合冷卻管,包括基管2和套在基管外的散熱管1,散熱管1外表面制成環狀的翅片11,翅片11呈下粗上細的鍥形結構,翅片之間的槽12的底面呈弧形。基管2和散熱管1充分接觸,便于傳熱,并且其也結構穩定。將翅片11之間的槽12的底面設置為弧形有三個作用:一、使得翅片11的根部強度更高,能夠承受更大的外壓;二、提高鍥合力,受力更加均勻;三、增大表面積,提高散熱能力。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基管2為銅管或鋼管。
本實施例中,為了使散熱管1容易擠壓成型,所述的散熱管1為鋁質材料。由于鋁的可塑性好,容易擠壓成型,方便加工制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金石索泰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金石索泰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34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