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開挖大口徑給水壓力管道修復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42420.6 | 申請日: | 2007-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0947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陶偉元;蔡燕飛;顧衛東;王偉;楊達偉;戴煉煉;張艷;蔣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水務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5/162 | 分類號: | F16L55/1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正 |
| 地址: | 20007***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開挖 口徑 給水 壓力 管道 修復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給水壓力管道非開挖修復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在大口徑給水壓力管道內再鋪設“管中管”修復受損管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地面車輛的振動、管道基礎不良以及腐蝕等的影響,地下管道會產生裂縫、破損、管接頭錯位和管內腐蝕等現象,因此需要進行及時的修復。
常見的開槽式管道修復施工方法,需對道路“開腸破肚”,這樣的施工方法不但工期長、造價高,而且對交通產生很大的影響,并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危害生活環境,大口徑給水壓力管道修復施工對道路、交通、環境的影響尤其嚴重。
非開挖管道修復方式是比較先進的方法,對道路、交通、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但現有非開挖管道修復方法還存在一些缺點,如專利號為ZL200410054201.6的“管道非開挖逆反轉內襯修補技術”,其明顯的缺點如:灌浸有熱硬化性材料的大口徑軟管在施工過程中易發生硬化,因而常影響施工質量;施工中需要用大量熱水,因此熱水損耗量很大;工藝過程復雜、成本高;分支管道連接不便、可靠性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大口徑給水壓力管道修復的施工方法,這種方法具有工藝可靠、經濟實用的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法是:
一種非開挖大口徑給水壓力管道修復施工方法,包括舊管清垢、內襯管鋪設、管道連接、檢視及壓力試驗等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襯管鋪設是將口徑比原母管口徑略小的玻璃鋼夾砂管和鋼管穿入原母管內,在無分支的管道段使用玻璃鋼夾砂管,在需要連接分支的管道段使用鋼管,各段內襯管之間設置一個具有密封和連接功能的接頭,非開挖大口徑給水壓力管道修復施工的具體方法和步驟如下:
a.開挖和制作工作坑;
b.對需要修復的原舊管道內進行檢測;
c.根據檢測情況制定刮管方案;
d.將舊管道管內的銹蝕、結垢、凸起點刮除;
e.清除管內所有污垢、銹蝕、垃圾;
f.對上述舊管道管內的處理情況進行檢測、評審;
g.對舊管道管內進行清洗;
h.進行清垢后檢測、評審;
i.制定管內修補方案:進行內襯管每節長度計算、確定不同長度以及玻璃鋼夾砂管和鋼管的搭配方案;
j.在工作坑內布置推管專用設備;
k.按設計要求配置所需長度的玻璃鋼夾砂管和鋼管;
l.進行內襯管鋪設施工,即將鋼管推至需要連接分支的管道段,將玻璃鋼夾砂管推至無分支的管道段,各段內襯管之間設置一個具有密封和連接功能的接頭,用以相互間的連接和密封;
m.連接主管道接口;
n.對新鋪設的管道進行檢視;
o.撤出工作坑內的施工設備;
p.設置悶板進行壓力試驗;
q.封堵管口處內襯管與原母管之間的縫隙;
r.對管道消毒、沖洗;
s.連接其余分支管道接口;
T.并網竣工。
為使修復后的管道的流量最大化,所述的玻璃鋼夾砂管和鋼管的口徑比原母管口徑小100毫米為最佳。
本發明采用的非開挖大口徑給水壓力管道修復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①不存在專利號為ZL200410054201.6的“管道非開挖逆反轉內襯修補技術”所擔憂的由于內襯管內的熱硬化性材料提前固化而造成施工質量不合格或施工失敗的缺陷,施工工藝成熟、可靠、經濟實用。
②玻璃鋼夾砂管是一種復合管材,具有重量輕、輸送液體阻力小、耐腐蝕性好、使用壽命長和不污染水質的優點。
③在需要連接分支的管道段使用鋼管,使分支管道的連接更加可靠、精確、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本實施例為直徑900毫米給水管道的修復施工,采用內襯管為玻璃鋼夾砂管和A3鋼管,內襯管口徑為800毫米,其具體施工方法和步驟下:
a.開挖和制作工作坑,割開需要修復的受損管道、抽盡管道內的水;
b.用數碼成像管道檢測設備檢視舊管道內的情況;
c.根據數碼成像管道檢測設備檢視了解的情況制定刮管方案;
d.用專用的管道刮管機刮除舊管道管內的銹蝕、結垢、凸起點;
e.用專用的管道清垢機清除管內的污垢、銹蝕、垃圾;
f.用數碼成像管道檢測設備檢視舊管道內的情況,并對處理情況進行檢測、評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水務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水務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24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