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子量分布可控的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綠色化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41570.5 | 申請日: | 2007-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70364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袁蕎龍;趙春賓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F212/08 | 分類號: | C08F212/08;C08F212/02;C08F4/60;C08F2/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23***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子量 分布 可控 乙烯 苯乙烯 共聚物 綠色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分子量分布可控的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綠色化制備方法,是在Schlenk瓶中加入乳化劑和去離子水,快速攪拌下加入催化劑溶液,再將該水乳液轉移到通有乙烯或氬氣的無水無氧壓力釜中,將乙烯調節至所需壓力,于一定溫度下進行聚合反應得到水相共聚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可控的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綠色化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相催化聚合制備分子量分布可控的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可以是水相懸浮聚合,也可以水乳液聚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可控的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綠色化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相催化聚合所用催化劑為水楊醛亞胺中性鎳配合物,其分子結構為:
其中X=I,Br或Cl;R1、R2=CH(CH3)2,CH2CH3,CH3或H。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可控的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綠色化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相催化聚合所用的助催化劑為Ni(COD)2、B(C6F5)3或者如下金屬銠的絡合物
其中R1、R2=CH3或Ph。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可控的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綠色化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相催化聚合所用乳化劑為陰離子型乳化劑與非離子型乳化劑復配而成,兩者比例為1∶1~1∶10,乳化劑用量為體系中水重量的1~1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可控的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綠色化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共聚物中苯乙烯系單體有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3-甲基苯乙烯和2-甲基苯乙烯和對-氯甲基苯乙烯。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可控的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綠色化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共聚物中苯乙烯的摩爾含量可通過催化劑中苯胺環上取代基空間位阻的選擇來調節,摩爾含量為30~10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可控的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綠色化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催化劑中苯胺環上取代基空間位阻和酚氧環上吸電子基團的強弱選擇來控制共聚物分子量的雙峰分布。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可控的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綠色化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分子量為10萬~300萬。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可控的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綠色化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相催化聚合的溫度為15~65℃。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可控的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綠色化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相催化聚合的時間為0.5~4小時。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量分布可控的乙烯-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綠色化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相催化聚合中乙烯的保壓壓力為0.5~6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理工大學,未經華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157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