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抗球蟲活性的新型三嗪類化合物、制備方法及其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40920.6 | 申請日: | 2007-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0202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薛飛群;馮超;張麗芳;費陳忠;鄭文麗;張可煜;王霄旸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D253/07 | 分類號: | C07D253/07;A61K31/53;A61P3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藍迪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徐筱梅 |
| 地址: | 200232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抗球蟲 活性 新型 三嗪類 化合物 制備 方法 及其 應用 | ||
1、一種具有抗球蟲活性的新型三嗪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結構為下列通式(I):
??????????????????????????式(I)
以及以該結構式形成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酸或堿的鹽;其式(1)中:
R1、R2代表氫、鹵原子、烷基、烷氧基、硝基、三氟甲基的一種或幾種集團,R1、R2代表的集團相同或不同;
R3代表COR7、環烷基、雜環;
R4代表氫原子、烷基;
其中R3,R4可與氮原子成環:
R5代表氫原子、烷基;
R6代表氫原子、CO2R4;
R7代表3-三氟甲基、3,5-雙三氟甲基、CHCl2、CHBr2、OR4、SR4;
—“鹵原子”為氟、氯、溴、碘、砹;
—“烷基”為C1-C6的直鏈或支鏈的飽和的基團;
—“烷氧基”為氧的末端連有烷基的基團;
—“環烷基”為C1-C6的環狀基團;
—“雜環”為飽和或不飽和的單一或二-環基團,具有芳族或非芳族特征,具有5-12個環原子,含有1-3個相同或不同的雜原子,雜原子選自氧、氮和硫,雜環可以任選地被一個或多個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取代,取代基選自鹵素、羥基、烷基、烷氧基、硝基、吡啶基、噻吩基、噻唑基、呋喃基、咪唑基、吡嗪基、嘧啶基、四唑基、吡唑基、喹啉基、異喹啉基、喹唑啉基、吡咯烷基、吡啶基、哌嗪基、雙氧哌嗪基、惡唑基、嘌呤基、異嘌呤基;
所述藥學上可接受的酸的鹽是指鹽酸、硫酸、氫溴酸、磷酸、碳酸、甲酸、乙酸、檸檬酸、乳酸、富馬酸、酒石酸和葡萄糖酸形成的含結晶水的或不含結晶水的鹽;
所述藥學上可接受的堿的鹽是指氫氧化鈉、氫氧化鉀、三乙胺、叔丁胺形成的含結晶水的或不含結晶水的鹽。
2、根據權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R1=甲基、甲氧基;R2=甲基、甲氧基、氫;R3=二氯乙酰基、二溴乙酰基;R4、R5、R6=氫;這些化合物及這些化合物所形成的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酸或堿的鹽。
3、根據權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R1=氯、溴;R2=氯、溴;R3=二氯乙酰基、二溴乙酰基;R4、R5、R6=氫;這些化合物及這些化合物所形成的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酸或堿的鹽。
4、根據權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R1=氯、溴;R2=氯、溴;R3=二氯乙酰基、二溴乙酰基;R4=甲基;R5=甲基;R6=CO2R4;R4=氫原子、烷基;這些化合物及這些化合物所形成的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酸或堿的鹽。
5、根據權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R1=甲基、甲氧基;R2=氯、溴;R3=COR7;R7=甲氧基、甲硫基;R4、R5、R6=氫;這些化合物及這些化合物所形成的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酸或堿的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092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