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傳輸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40650.9 | 申請日: | 2007-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6157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煥煬;陳勇輝;周暢;嚴天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潔 |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傳輸 控制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的傳輸控制,特別涉及一種傳輸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在工業裝置中,由于高精度和高產能的需要,分布著大量高速實時信號采樣、數據采集、數據交換和通信傳輸等的控制系統。這些系統需要我們采用多種方式實現傳感器信號采樣控制、數據采集控制、數據交換控制和數據傳輸通信等的控制。有該控制需求的裝置包括:集成電路制造光刻裝置、液晶面板光刻裝置、MEMS/MOMS光刻裝置、先進封裝光刻裝置、印刷電路板光刻裝置、印刷電路板加工裝置以及印刷電路板器件貼裝裝置等。
在光刻裝置中,需要曝光照明系統、運動控制系統、調平調焦系統、曝光劑量控制系統、對準掃描控制系統等多系統間需要同步控制,其中的同步控制信號的發布和傳輸需要采用相應的高實時傳輸控制。當中的每個系統也需要實時采樣控制,系統之間的數據需要采集共享,包括實時數據交換、控制指令的發布與控制。
現有的一些傳輸控制裝置,不能兼顧光刻裝置中的這些需求,因此有必要發明一種傳輸控制裝置,以滿足高速實時信號采樣、數據采集、數據交換和通信傳輸等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傳輸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實現超高速完成對信號的采樣控制、采集傳輸控制、數據交換控制和數據通信傳輸控制,并提供靈活的傳輸控制分布方式。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傳輸控制裝置,它包括:雙端口隨機存儲器、發送控制器、接收控制器、發送控制寄存器、接收控制寄存器、發送狀態寄存器、接收狀態寄存器、校驗計算/糾錯編碼器、校驗檢驗/糾錯譯碼器、發送接口、接收接口及內部收發總線;其中,雙端口隨機存儲器與內部收發總線相連,發送控制器分別連接至校驗計算/糾錯編碼器、發送接口和內部收發總線,接收控制器分別連接到校驗檢驗/糾錯譯碼器、接收接口和內部收發總線,發送控制寄存器通過校驗計算/糾錯編碼器連接至發送接口,接收控制寄存器通過校驗檢驗/糾錯譯碼器連接至接收接口,發送狀態寄存器分別連接至校驗計算/糾錯編碼器和發送接口,接收狀態寄存器分別連接至校驗檢驗/糾錯譯碼器和接收接口;所述雙端口隨機存儲器用于緩存需要發送或需要接收的數據;發送控制器用于控制數據的發送;接收控制器用于控制數據的接收;發送控制寄存器用于儲存發送幀的起始地址、幀長度和糾錯編碼所需的參數;接收控制寄存器用于儲存接收幀的起始地址、幀長度和糾錯譯碼所需的參數;發送狀態寄存器用于存儲幀發送和校驗計算的狀態;接收狀態寄存器用于存儲幀接收和校驗的狀態;校驗計算/糾錯編碼器用于計算校驗值或進行糾錯編碼,所計算的校驗值或進行糾錯編碼后的值傳送至發送控制寄存器;校驗檢驗/糾錯譯碼器用于計算所發送數據的校驗值,并與發送過來的校驗值進行校驗,若出錯,則將出錯狀態寫入接收狀態寄存器中,或者對所發送過來的數據進行糾錯譯碼;發送接口用于發送需要傳送的幀;接收接口用于接收需要接收的幀;內部收發總線用于實現雙端口隨機存儲器、發送控制器、接收控制器、校驗計算/糾錯編碼器、校驗檢驗/糾錯譯碼器之間的實時數據交換。
本發明的另一方案是提供一種信息收發主控裝置,它除了包括上述的傳輸控制裝置外,還包括微處理器、只讀隨機存儲器、可讀寫隨機存儲器和主控總線;主控總線分別以讀寫訪問控制方式連接至微處理器、只讀隨機存儲器和可讀寫隨機存儲器;主控總線還分別連接至傳輸控制裝置中的雙端口隨機存儲器、發送控制器、接收控制器、發送控制寄存器、接收控制寄存器、發送狀態寄存器和接收狀態寄存器。
本發明的又一方案是提供一種包括至少兩個上述的傳輸控制裝置的多鏈接傳輸控制系統,其中,至少有一個傳輸控制裝置是發送方,至少有另一個傳輸控制裝置是接收方,該發送方的發送接口和接收接口分別連接至該接收方的接收接口和發送接口,各傳輸控制裝置之間通過傳輸介質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065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