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氣浮濾池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10040553.X | 申請日: | 2007-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0828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沈裘昌;鄔亦俊;肖敏杰;許嘉炯;劉云奎;任永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
| 主分類號: | B01D36/00 | 分類號: | B01D36/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貿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浩東;陳穎潔 |
| 地址: | 200092***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濾池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自來水廠水質處理構筑物,具體涉及一種將氣浮和濾池疊合組成的氣浮濾池。
背景技術:
目前自來水行業(yè)在處理高藻水或低溫低濁水時,往往采用先氣浮后過濾的技術。傳統(tǒng)氣浮池為長方形,單格寬度不超過10m,池長不超過15m,有效水深一般為2m左右,水力負荷通常為5.4~9.0m3/(m2×h)。傳統(tǒng)氣浮池有以下幾點不足:
1、氣浮池池深較淺,與后續(xù)處理構筑物高程銜接較困難。
2、氣浮池采用穿孔集水管集水不均勻,影響出水水質及產水量的提高。
3、氣浮池在長期運行過程中,池底會積泥甚至堵塞穿孔管,需要定期人工清掃。
針對傳統(tǒng)氣浮池的不足,考慮到氣浮的水力負荷與濾池的濾速接近,將氣浮池與濾池疊合組成氣浮濾池。利用濾層上部的水深作為氣浮的分離區(qū),經氣浮處理的水直接過濾。濾料層的阻力恰能使氣浮池出水更為均勻,因此氣浮與濾池組合,不僅可以節(jié)約用地,而且可以克服傳統(tǒng)氣浮池的不足,提高氣浮效果,減少總體水頭損失,節(jié)約能耗。
目前也曾有氣浮池與濾池疊合的應用,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疊合移動罩濾池,此類疊合的最大問題是移動罩運行時會擾動浮渣層,影響氣浮池的排渣,并且濾層上水深會增加較多。另一種是疊合設有中央排水槽或洗砂排水槽的濾池,如普通快濾池、V型濾池等。此類疊合雖不會像移動罩濾池在運行時擾動浮渣層影響氣浮池排渣,但中央排水槽或洗砂排水槽的布局會造成上下布水不均勻。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氣浮濾池,它將氣浮與翻板濾池疊合,達到節(jié)約用地,簡化生產管理流程的目的。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氣浮濾池,包括進水管,與進水管連通的混合池,與混合池連通的絮凝池,與絮凝池連通的翻板濾池,翻板濾池底部設有清水管,其特征在于絮凝池通過進水總渠與翻板濾池的前部連通,翻板濾池前部設有氣浮接觸區(qū),該氣浮接觸區(qū)的入口設在該氣浮接觸區(qū)的前端底部,該氣浮接觸區(qū)的出口設在該氣浮接觸區(qū)的后端上方,氣浮接觸區(qū)內近氣浮接觸區(qū)入口處設有溶氣釋放裝置,該溶氣釋放裝置通過溶氣水管道與溶氣罐連通,該翻板濾池頂部還設有刮渣機。清水管與清水總渠連接,溶氣罐通過氣浮供水管及加壓泵與清水總渠連接。為便于溶氣釋放裝置檢修,該溶氣釋放裝置包括橫管,橫管上設有釋放器,橫管與導桿連接,導桿設有鉸鏈,池壁設有與鉸鏈配合的固定裝置,橫管的兩端設有滑輪,池壁設有滑槽,滑輪與滑槽接觸,橫桿的底部設有活動插頭,溶氣水管道設有與活動插頭相配合的活動插座。
翻板濾池采用序批式沖洗,不設中央排水槽,提高濾池的有效過濾面積,與氣浮池疊合后上下布水均勻,使出水水質更有保障。另外,翻板濾池的反沖洗采取序批方式間歇排水,濾料層上有2m左右的有效高度用來儲存反沖洗廢水,而2m左右的水深恰好是夾氣絮粒上浮分離需要的較佳水深。因此可在不增加原翻板濾池池深的情況下疊合氣浮。由此可見,氣浮池與翻板濾池疊合是最佳組合。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它將氣浮與翻板濾池疊合,達到節(jié)約用地,優(yōu)化凈水工藝,簡化生產管理流程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平面圖
圖2為綜合泵房及鼓風機房平面圖
圖3為圖1的A-A剖面圖
圖4為圖1的B-B剖面圖
圖5為圖1的C-C剖面圖
圖6為溶氣釋放裝置的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詳細說明。
如圖所示實施例為1座設計規(guī)模為12萬m3/d的氣浮濾池共設8格翻板濾池3,雙排布置,每排4格。在每排濾池中間布置一座機械混合池1及一組機械絮凝池2,在翻板濾池3一側布置綜合泵房4及鼓風機房5,翻板濾池3單格過濾面積為100m2,長12.5m,寬8m。取濾后水作為氣浮溶氣水,回流比在5%~10%范圍內可調。氣浮池設計上升流速2mm/s,濾池設計濾速7.2m/h。圖2和圖1在D-D線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未經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055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產褥期精神障礙的中藥制劑
- 下一篇: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