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堤壩合龍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40361.9 | 申請日: | 2007-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876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05 |
| 發明(設計)人: | 林玉葉;陸忠民;熊江平;秦志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2B3/10 | 分類號: | E02B3/10;E02B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余明偉 |
| 地址: | 20043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堤壩 合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堤壩合龍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圈圍工程較常采用充填袋平堵合龍的施工方法。在合龍工程中,通過保留適當的口門,當圍區水位隨落潮退落到口門堰頂水深0.5m左右時,開始人工水中鋪袋充填施工,由于堰頂水流流速一般比較大,且須與潮流趕時間,因此往往施工難度大,存在主要問題:
合龍時若流速超過0.5m/s,嚴重影響袋布鋪設人員的施工安全,袋布也難以就位,大大增加合龍難度與風險;
布袋開始充填階段,與下層袋布的摩阻力較水流作用小,經常發生滑移現象,所以通常需要采用大尺寸袋布,影響合龍進度,也不經濟;
為了快速抬升合龍斷面斷水,也較常采用先用一個小充填袋較快充填抬升斷水,或在龍口前先施工封閉拋石棱體(俗稱燕子窩)已減緩口門堰頂流速,但同樣存在,施工速度慢,不經濟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施工安全,施工速度快,經濟的合龍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堤壩合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種子母袋,所述的子母袋包括一母袋,母袋上連接有兩個子袋,首先將母袋充填后置于龍口,合龍時先充填子袋,使子袋高于母袋,阻擋或阻斷母袋上水流,降低母袋頂部水流流速,將充填泥袋放置于母袋上充填入砂土,再將空泥袋放置于已充填好的泥袋上,將空泥袋中充填入砂土,重復充填泥袋可使充填的泥袋依次疊加起來將堤壩龍口合龍。
優選地是,所述的子袋位于母袋兩側,并使子袋與母袋水平排列,充填后子袋高度高于母袋,首先將母袋充填后置于龍口,然后充填子袋使子袋與子母袋成凹字形,將泥袋堆放于兩個子袋之間充填入砂土,再將空泥袋放置于已充填好的泥袋上,將空泥袋中充填入砂土,重復充填泥袋可使充填的泥袋依次疊加起來將堤壩龍口合龍。。
優選地是,所述的子袋位于母袋之上,充填后的兩個子袋成山脊狀,首先將母袋充填后置于龍口,再后充填子袋使兩個子袋成山脊狀,將泥袋放置于兩個子袋之間充填入砂土,再將空泥袋放置于已充填好的泥袋上,將空泥袋中充填入砂土,重復充填泥袋可使充填的泥袋依次疊加起來將堤壩龍口合龍。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使本發明具備的有益效果在于,充填后的子袋高于母袋,可阻擋或阻斷水流,降低母袋頂部水流流速,使母袋上部堆放充填泥袋的施工方便、安全、快速:子袋可首先對水流形成緩沖,減小水流對充填袋的沖刷,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因此也可提高施工速度,而且合龍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的子母袋結構處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的子母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堤壩合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種子母袋,所述的子母袋包括一母袋1,母袋1上連接有子袋2,所述的子袋2位于母袋1兩側,子袋2與母袋1水平排列,子袋2高度高于母袋1,充填后的子袋2與母袋1形成凹字形,首先將母袋1充填后置于龍口,再充填子袋2使子袋2使子母袋成凹字形,再將泥袋3放置于兩個子袋之間,將砂土充填入泥袋3中,再將空泥袋放置于已充填好的泥袋上,將空泥袋中充填入砂土,重復充填泥袋可使充填的泥袋依次疊加起來將堤壩龍口合龍。
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述的子袋2位于母袋1之上,充填后的兩個子袋2形成山脊形狀,首先將母袋1充填后置于龍口,再充填子袋2使兩個子袋2成山脊形狀,再將泥袋3放置于兩個子袋2之間,將砂土充填入泥袋3內,再將空泥袋放置于已充填好的泥袋上,將空泥袋中充填入砂土,重復充填泥袋可使充填的泥袋依次疊加起來將堤壩龍口合龍。
本發明中的子母袋和充填泥袋可采用高強復合土工布縫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未經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036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備重烷基苯的方法
- 下一篇:發電廠冷卻塔端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