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坑外設置減壓降水井的施工方法無效
申請號: | 200710040284.7 | 申請日: | 2007-04-29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439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9 |
發明(設計)人: | 范志浩;劉青;袁亦琦;單旻;王小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E02D19/10 | 分類號: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余明偉 |
地址: | 20005***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坑 外設 減壓 降水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的相關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基坑外設置減壓降水井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代化城市空間發展的方向之一是向地下延伸。目前的建筑物,特別是市中心的建筑物越來越注重地下空間的利用,所以造成了基坑越來越大、越來越深。
由于基坑開挖深度較深,基坑底層覆土層的重量已不足以抵抗承壓水頭的“頂托力”,所以越來越多的深基坑需要布置減壓降水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基坑外設置減壓降水井的施工方法,通過在基坑外布置減壓降水井,并采取隔潛水措施既達到降承壓水水壓的目的。同時,又達到保護周邊環境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坑外設置減壓降水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于基坑設計位置外圍鉆設井孔;
2)設置井管以及井點管;
3)在井管與井點管間填充濾砂后,于頂部封口;
4)于井孔壁外圍的潛水層內設置高壓旋噴樁以封閉井壁;
5)沖洗井孔,以使井管與井點管間的滲透層滲水通暢;
6)于井底設置抽水設備。
其中,步驟4中,所述的高壓旋噴樁的深度大于基坑設計深度。
所述的步驟3中,接入水源至管井內,用流動水進行投放濾砂,待填充濾砂完畢,先進行一次井孔沖洗,以使井管與井點管間的滲透層滲水通暢。
所述的抽水設備包括水泵、濾管、以及水位感應裝置和自動抽水控制器,以實現當井內水位上升到設定高度時自動進行抽水。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使本發明具備的有益效果在于:
a、對井管的制作質量要求不太高;
b、對井外回填施工要求不太高;
c、不需擔心井管在挖土時被破壞;
d、最終的封井簡單;
e、將對周邊環境影響降低到最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施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一種基坑外設置減壓降水井的施工方法,其施工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包括如下步驟:
通過計算先確定減壓井的數量;根據均質含水量承壓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潛水隔斷)計算:
通過計算先確定壓力平衡點;
測放井位:按本施工方案的深井井點平面布置示意圖,若由于障礙物等因素造成井位不能到位時,可適當移位,但最大移位控制在1m以內。
鉆機就位:平穩牢固,勾頭磨盤,孔位三對中。
于基坑設計位置外圍鉆設井孔:清水鉆井,鉆頭直徑550mm,成孔直徑≥600mm,鉆孔泥漿比重控制在1.2左右,垂直度控制在1%以內。
清孔:鉆機達到設計深度后及時用比重小于1.1稀泥漿進行清孔,使孔內泥漿比重稀至1.08~1.1以內才能下管。
設置井管1以及井點管2:下井管前必須測孔深,深度達到要求才能下管,管底用鐵板封焊,管身設找中器,要求垂直承節焊接,管頂應外露地面10cm左右。
在井管1與井點管2間填充濾砂3并于頂部封口4:塑料布封住管口,軟管接通自來水放入管井內,動水投砂,填砂過程中井內溢出的泥漿用泵抽送泥漿池,填料深度為7.0米,上部用粘土或膨潤土封死,潛水層和承壓水層必須100%隔離,嚴禁貫通。
洗井:填料結束,立即洗井,用壓力水反沖洗井孔,要求破壞孔壁泥皮,洗通慮管滲透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4028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冠心病檢測方法和試劑盒
- 下一篇:一種自潔凈隔熱保溫陶瓷制品及其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