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袋裝衛生可彎折吸管飲料的結構形式及其包裝使用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36691.0 | 申請日: | 2007-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2481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23 |
| 發明(設計)人: | 梁若楓 | 申請(專利權)人: | 梁若楓 |
| 主分類號: | B65D85/72 | 分類號: | B65D85/72;B65D77/28;B65D77/30;B65D33/36;B65B61/20;B65B3/00;B65B5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04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袋裝 衛生 可彎折 吸管 飲料 結構 形式 及其 包裝 使用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即飲型飲料的軟包裝技術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以柔性塑料袋作為包裝的即飲型袋裝飲料(例如:200毫升裝的牛奶和果汁)的包裝結構形式已經被廣乏應用,隨處可見。然而,在飲用這種即飲型袋裝飲料之前,必需有個將吸管穿透并插入柔性塑料袋的過程,該過程中,非但不可避免人手對吸管的污染(不衛生);而且,插管時容易折彎吸管和造成飲料的溢出弄臟雙手(并非容易),尤其是對于喜愛即飲型袋裝飲料的兒童群體來說,更是如此?!鲜龅摹安恍l生”和“并非容易”是現有技術的二大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目的:是對即飲型飲料包裝現有技術的一種改進。
本發明的關鍵是:飲料包裝袋內增加了一根定位在其中的防溢可彎折吸管裝置。
本發明的特點:由于從飲料的包裝結構形式的改進及其導致的使用方法的改變,即在飲料的包裝結構上增加了定位在其中的可彎折吸管裝置以及確保在使用過程中可以做到:避免人手直接接觸到可彎折吸管與人嘴接觸的部位,這就為克服現有技術在使用過程中的上述二大不足(很不衛生和插管難)問題創造了條件。
附圖說明:
圖示意了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
1:飲料;2:塑料柔性飲料袋;3:第一封口線(定位吸管與區域隔離);4:第二封口線(上封口位置);5:為方便撕裂而設置的缺口;6:塑料密封蓋套;7:可彎折吸管;8:第三封口線(下封口位置);A:盛裝飲料部分;B:非盛裝飲料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結構特點:
a.可彎折吸管7通過第一封口線3將它定位在飲料袋2的內側部位;
b.可彎折吸管7橫跨被第一封口線3將飲料袋2分隔后而形成的盛裝飲料部分A和非盛裝飲料部分B二個相互獨立的密封區域?!嬃洗?位于非盛裝飲料部分B的外延邊側設置缺口5(包括:明顯的常規角形缺口或不明顯的常規割裂形的缺口)。
c.可彎折吸管7在非盛裝飲料部分B的部位頂部設置密封蓋套6。——在飲料包裝帶成品中密封蓋套6由于受到結構上的頂托,不存在從可彎折吸管7上脫落的問題。
本發明的包裝方法至少包括的工藝步驟(在無菌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如下:
a.將可彎折吸管7放入上下二頭均開口的飲料袋2內,設置第一封口線3,將可彎折吸管7定位在橫跨盛裝飲料部分A和非盛裝飲料部分B二個區域的位置上;
b.往非盛裝飲料部分B的可彎折吸管7口套進密封蓋套6,在該部分的飲料袋2端部設置第二封口線4;——非盛裝飲料部分B形成,并對密封蓋套6形成頂托結構;
c.將飲料袋2尚未封口的一端朝上并灌入飲料1;
d.對飲料袋2設置第三封口線8?!⒀b飲料部分A形成,包裝工藝完成。
——上述封口線指阻止飲料泄漏的防線,例如:對塑料的燙壓等粘合工藝來實現。
本發明的使用方法:
只要將飲料袋2設置有缺口5的一端朝上,用手順著缺口5撕開非盛裝飲料部分B,讓可彎折吸管7露出并將它掰正,然后,再用手從可彎折吸管7的上端部拔除密封蓋套6,人嘴就可以放心且方便地通過可彎折吸管7的上部位置吸取飲料袋2盛裝飲料部分A內中的飲料1。——再臟的手也不會污染可彎折吸管7上部將與嘴接觸的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梁若楓,未經梁若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366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條格簇
- 下一篇:簡易動態微生物腐蝕過程電化學測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