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檢測日本血吸蟲的高靈敏質量放大壓電免疫傳感器及制備方法和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36067.0 | 申請日: | 2007-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4938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吳朝陽;沈國勵;俞汝勤;吳箭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69 | 分類號: | G01N33/569;G01N33/561;G01N33/544;G01N33/531;G01N27/414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田嘉嘉 |
| 地址: | 410082湖南省長***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檢測 日本 血吸蟲 靈敏 質量 放大 壓電 免疫 傳感器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臨床檢測領域,具體涉及血吸蟲的檢測。
背景技術
血吸蟲病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寄生蟲傳染病,在亞非拉等地區很是猖獗。現在已有一些檢測方法應用于臨床,例如:免疫電泳沉積,酶聯免疫檢測,直接熒光檢測和放射性免疫分析等。但是這些方法比較復雜,費時,并且往往需要昂貴的儀器或放射性物質,更重要的是這些方法往往不能很好的對血吸蟲病進行早期診斷。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很有意義和必要開發一種快速,靈敏,價廉的血吸蟲病診斷方法。
近年來,壓電免疫傳感器在免疫檢測領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壓電傳感器,它對壓電石英晶片物質吸附非常敏感,其頻率下降值與吸附物質的質量有比例關系,對于一個9MHz的AT切型石英晶體(φ=6mm)來說,其氣相中的質量靈敏度可達0.66?Hz/ng,是一種非常靈敏的質量檢測工具,可直接監測免疫親和吸附反應引起的質量變化,無需任何標記,被認為是最簡便的免疫傳感檢測技術,一些壓電免疫傳感器已開始應用于醫學臨床診斷上。但是該方法對于日本血吸蟲病輕度感染者和早期診斷的臨床檢測,仍不能很好的滿足臨床檢測的需要,其檢測靈敏度還可進一步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克服現有血吸蟲病高靈敏檢測技術往往需要昂貴的儀器或放射性物質等方面的不足,利用酶催化放大效應,提供一種設備簡單、價格低廉的高靈敏血吸蟲抗體免疫傳感檢測技術。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檢測日本血吸蟲的高靈敏質量放大壓電免疫傳感器,包括壓電石英晶振,組裝在壓電石英晶振上的納米金層和固定在納米金層上的巰基化日本血吸蟲抗原。
一種制備上述用于檢測日本血吸蟲的高靈敏質量放大壓電免疫傳感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日本血吸蟲抗原(SjAg)巰基化
將巰基化試劑SATA(S-acetylthioglycolic?Acid?N-hydroxysuccinimide?ester)在弱堿性條件下直接偶聯到日本血吸蟲抗原分子上,再在堿性溶液中對反應產物進行水解,反應完成后,將最終產物透析,最后得到巰基化血吸蟲抗原(SjAg-SH)。
所述弱堿性溶液為碳酸氫鈉溶液,堿性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
巰基化抗原制備方法反應原理如下:
2、傳感器的組裝
1)、壓電石英晶振預處理:將壓電石英晶振進行清洗除去表面污物。
2)、納米金層自組裝:將上述處理過的壓電石英晶振浸泡在己二硫醇的乙醇溶液中組裝己二硫醇單層,反應完成后沖洗干凈,在自組裝了己二硫醇的壓電石英晶振上滴加適量納米金溶液,自組裝納米金層。
3)、抗原固定化:將自組裝納米金層的壓電石英晶振水洗干凈后,滴加SjAg-SH溶液到壓電石英晶振上,實現血吸蟲抗原的吸附固定。
4)、封閉:將上述固定了血吸蟲抗原的壓電石英晶振清洗后,滴加BSA溶液到壓電石英晶振上進行封閉,制備得到高靈敏質量放大壓電免疫傳感器。
5)、保存:將壓電免疫傳感器保存在4℃的冰箱中備用。
本發明高靈敏質量放大壓電免疫傳感器用于檢測日本血吸蟲抗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免疫反應過程:將所述高靈敏質量放大壓電免疫傳感器置于不同濃度的血吸蟲抗體溶液中,反應完成后,清洗壓電免疫傳感器去除沒有結合的抗體,再在壓電免疫傳感器壓電石英晶振上滴加酶標二抗(protein?A-HRP),反應完成后,再用PBS清洗干凈。
2、檢測過程:
將清洗干凈的壓電石英晶振放入壓電檢測糟中,并向糟中加入一定量4-氯-1-萘酚,待頻率穩定時,記下起始頻率值,再向檢測糟中加入適量H2O2溶液,記錄相應的頻率變化值,傳感器可在10~200ng/mL范圍內定量檢測血吸蟲抗體,檢測下限5ng/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大學,未經湖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360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