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SiC復合材料表面抗氧化涂層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35566.8 | 申請日: | 2007-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3921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2 |
| 發明(設計)人: | 熊翔;閆志巧;肖鵬;陳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41/90 | 分類號: | C04B41/90;C04B41/87;C04B41/88;C23C16/32;C23C16/52;B22F7/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顏勇 |
| 地址: | 410083湖南省長***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sic 復合材料 表面 氧化 涂層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碳/陶復合材料表面處理,尤其是涉及一種C/SiC復合材料表面1400℃長壽命抗氧化涂層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C/SiC復合材料具有低密度、抗熱震、耐磨損,以及優異的高溫力學性能和穩定的摩擦系數等優點,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等領域。然而,C/SiC復合材料中的炭纖維在400℃以上的空氣中即出現明顯的失重和強度降低現象,導致材料性能下降甚至完全失效,而C/SiC復合材料作為結構工程構件應用時大多處于氧化氣氛中。因此,必須對C/SiC復合材料進行抗氧化防護。
C/SiC復合材料抗氧化防護可分為基體改性抗氧化和表面涂層抗氧化。前者的抗氧化效果有限,且通常局限于1000℃以下使用;后者多為用單一的涂層制備技術制備單層單一組元的陶瓷涂層,在使用過程中,或因涂層與基體熱膨脹失配而形成裂紋,或因涂層與基體結合差而剝落,使涂層的抗氧化防護作用削弱,涂層的有效使用壽命低。目前,大量的抗氧化防護研究尚不能從根本上解決C/SiC復合材料1400℃長時間的氧化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在1400℃氧化氣氛中長期使用時,既具有低的氧化失重率和高的強度保持率,又具有優異的抗熱震性能,C/SiC復合材料表面抗氧化涂層。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旨在上述C/SiC復合材料表面抗氧化涂層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方式實現的;
C/SiC復合材料表面上涂層:由與基底C/SiC復合材料相結合的SiC涂層,及依次連接的Mo-Si涂層、SiC涂層、Mo-Si涂層、SiC涂層組成,所述的Mo-Si涂層由Si粉、Mo粉和化學純硅溶膠按質量比30~40%∶10~20%∶50~60%混合而成。
上述C/SiC復合材料表面抗氧化涂層的制備方法為,
(1)將經表面處理的C/SiC復合材料置于化學氣相沉積爐(CVD)爐中,以三氯甲基硅烷(MTS)為硅源,采用恒溫水浴,保持MTS的溫度為28~35℃;以Ar為稀釋氣體,以H2為載氣,通過鼓泡的方式將MTS帶入CVD爐中沉積制備SiC涂層,沉積壓力為200~250Pa,沉積溫度為1050~1150℃,沉積時間5~7h;
(2)Mo-Si涂層制備
將Mo-Si漿料均勻地刷涂在SiC涂層表面,于45-55℃烘干后放入真空碳管燒結爐中燒結,燒結氣氛為Ar,燒結壓力為常壓,燒結溫度為:以5~10℃/min的升溫速度將爐溫從室溫升至1430℃~1530℃,保溫5~30min,隨后以5~10℃/min的速度降溫至950~1050℃,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SiC涂層+Mo-Si涂層的試樣;
所述Mo-Si漿料為:將Si粉、Mo粉和化學純硅溶膠按質量比30~40%:10~20%∶50~60%混合配制;
(3)將步驟(2)制備的試樣依次重復步驟(1)、(2)、(1),最終制備得到所需涂層。涂層組成為SiC涂層-Mo-Si涂層-SiC涂層-Mo-Si涂層-SiC涂層。
所述的(1)步中摩爾比為H2/MTS=(8~10)/1。
將300~400目Si粉、400~550目Mo粉。
本發明的方法可制備化學氣相滲透(CVI)和/或熔硅浸滲(MSI)工藝制備的C/SiC復合材料的長壽命抗氧化涂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體現在:
①致密的SiC涂層起過渡層和氧擴散阻擋層的作用。SiC層與C/SiC復合材料具有相近的熱膨脹系數和較好的物理、化學相容性,起過渡層和氧擴散阻擋層的作用
②多孔的Mo-Si涂層一方面為后續的沉積SiC提供了沉積位置,有利于提高涂層之間的結合,減少出現貫穿裂紋和減小熱應力,另一方面在1400℃氧化時,不僅由于氧化生成SiO2而發生自愈合,同時可以緩解生成SiO2所引起的體積膨脹。
③涂層具有優異的抗氧化、抗熱震性能,可滿足1400℃氧化環境中長期使用的要求。
表1:本發明涂層試樣1400℃100℃熱震后的彎曲強度.
表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355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減速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主叫的彩鈴廣告實現方法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