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輝鉬礦與軟錳礦共同焙燒聯產鉬酸銨和硫酸錳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34928.1 | 申請日: | 2007-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49968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鐘宏;符劍剛;王暉;吳江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G39/00 | 分類號: | C01G39/00;C01G45/10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顏勇 |
| 地址: | 410083***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輝鉬礦 錳礦 共同 焙燒 聯產 鉬酸 硫酸錳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輝鉬礦和軟錳礦直接生產鉬酸銨和硫酸錳的方法。
背景技術
鉬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稀有金屬元素,廣泛應用于冶金、化工、機械、航天航空和生物等領域,成為日趨重要的金屬材料。我國鉬資源儲量大、分布廣、類型多、復合礦多,已探明的儲量有4.15Mt,位居世界第二,是世界上鉬產品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之一,鉬精礦生產能力迅猛增加,目前已達到70kt/a。
20世紀60~70年代期間,世界上幾乎90%純鉬化合物的生產都采用焙燒-氨浸工藝。傳統焙燒-氨浸工藝是將鉬精礦在600~700℃下進行氧化焙燒,常用設備有豎爐、反射爐、機械爐(耙動)、多膛爐、沸騰爐等,焙燒出來的鉬焙砂(主成分為MoO3)經氨浸、凈化除雜、酸沉、過濾、結晶等步驟得到鉬酸銨產品(I.Sasaki,US6559085;C.J.Mahesh,US6190625),MoO3在795℃下顯著升華,該工藝由于焙燒過程溫度過高,導致Mo的最終回收率只在90%左右,且能耗較高。
國內外相繼發展了石灰-鉬精礦共同焙燒工藝和NaCO3-鉬精礦共同焙燒工藝。20世紀8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石灰-鉬精礦共同焙燒工藝是針對輝鉬礦在焙燒過程中SO2污染和伴生錸元素的回收問題,石灰的主要作用是固硫(CaSO4)和固錸(Ca(ReO4)2),盡管能將鉬、錸回收率分別提高到95%和74%,但SO2污染問題仍沒有得到較好解決,且生產過程中原料消耗、廢渣與廢液量明顯增加,故很難推廣應用(劉英漢.從含錸鉬精礦中提取鉬和錸的研究[J].江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9,13(1):88~95.)。NaCO3-鉬精礦共同焙燒工藝主要用來處理含鉬量較高的鉬焙砂氨浸渣,其原理是使渣中Fe、Cu、Pb等金屬的鉬酸鹽轉化成為更難溶的碳酸鹽,而鉬則轉化成為易溶于水的鈉鹽。
目前國內工業氧化鉬生產廠家已達百家之多,大都采用傳統焙燒-氨浸工藝,但總體水平相對落后,生產方式除個別規模較大的企業采用8~12層多膛爐外,其他中小廠家約占總產量的1/3以上均用反射爐或回轉窯焙燒鉬精礦,且絕大部分廠家不具備二氧化硫的回收手段,由此每年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低濃度二氧化硫煙氣,這種狀況近10年來一直延續至今。
軟錳礦由于性質穩定,不溶于酸和堿,錳的提取要求通過還原(添加還原劑)轉化成為酸溶性的低價Mn(II)氧化物,然后經硫酸酸解、除雜等工序制得硫酸錳產品。目前國內超過三十多個生產廠家采用還原焙燒—硫酸浸出工藝生產硫酸錳,生產能力達到3萬t/a,還原焙燒溫度要求高達700~1000℃,同時還消耗大量粉煤作為還原劑,生產過程能耗高、流程長,并產生大量CO2和CO廢氣。硫化礦物(如黃鐵礦、閃鋅礦、黃銅礦)中提取有價金屬的核心步驟都是通過氧化作用來分解金屬硫化物,考慮到軟錳礦的強氧化性及資源的綜合利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左右開始了流程短、設備簡單、環境污染小的兩礦法浸出工藝的研究(梅光貴,鐘竹前.硫化鋅精礦和軟錳礦同時浸出及Zn-Mn同時電解的研究[J].中南礦治學院學報.1982,(1):18-25.),部分已成功地推到工業化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流程短、設備簡單、能耗低、環境污染小且金屬綜合回收率高、產品質量高的輝鉬礦與軟錳礦共同焙燒聯產鉬酸銨和硫酸錳的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輝鉬礦與軟錳礦共同焙燒聯產鉬酸銨和硫酸錳的方法,它包含下列步驟:
a、輝鉬礦與軟錳礦按nMnO2∶nMoS2=1.0~10.0比例混勻;
b、將兩者的混合物在同一設備中在溫度為350℃~950℃的條件下共同焙燒,時間為60~360min;
c、利用無機酸酸解焙燒產物,酸解溫度是5℃~95℃,液固比是1.0~50.0,酸解時間是5~300min,酸解后溶液的pH值應小于5.5,得到鉬鹽、錳鹽溶液和其它不溶性雜質渣;
d、浸出液經溶劑萃取分離后,分別得到含Mo萃取有機相和含Mn的萃余水相;對于含Mo萃取有機相,采用氨水反萃得鉬酸銨溶液;
e、得到的鉬酸銨溶液、錳鹽溶液,沿用現有冶金工藝相應制得鉬酸銨和硫酸錳產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349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