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軸承及其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32987.5 | 申請日: | 200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1607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鄺永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鄺永富 |
| 主分類號: | F16C43/08 | 分類號: | F16C43/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華輝 |
| 地址: | 529100廣東省江門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軸承 及其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支撐軸的零件。
背景技術
軸承廣泛用于機械領域中對軸的支承,它可以引導軸的旋轉,也可以承受軸上空轉的零件,其一般由外圈、滾動體、保持架和內圈構成,內圈的作用是與軸相配合,并與軸一起旋轉,外圈作用是與軸承座相配合,起支撐作用,生產中一般會在保持架上等距打孔并通過螺釘與滾動體連接從而將滾動體均勻的分布在內圈和外圈之間,由此可知軸承的結構使得在使用過程中,軸的高速運轉帶動軸承旋轉,而保持架與軸承座的直接接觸使得保持架易于被磨損,而保持架的磨損變形將會造成固連其上的各滾動體運動中心與軸心出現偏差或者滾動體從保持架上脫落,從而影響軸承正常使用,極大的影響軸承的使用壽命,另外該種方式還造成各個滾動體之間存在間隙,即滾動體的數量較少,使得軸承的負荷能力及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局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軸承以及生產該軸承的方法,其通過改變傳統軸承外圈的形狀來達成對設置于軸承內外圈之間滾動體的定位而實現。
為實現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其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軸承,包括軸承外圈、滾動體和內圈,滾動體均勻排放于軸承外圈與內圈之間,所述軸承外圈為一兩端皆沿其徑向內彎形成攔截滾動體軸向移動的擋環的外圈,且該徑向內彎所形成擋環的內徑大于滾動體所形成圓筒的內徑,所述滾動體與軸承內圈、外圈滾動配合連接,且所述滾動體兩端與所述外圈擋環內表面接觸。
在軸承外圈內還包括一對槽口相對的環形槽擋圈,滾動體兩端分別放置于這兩個擋圈的環形槽內,所述擋圈外徑與外圈內徑配合連接。
為生產以上的軸承,本發明采用以下的生產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
(1)將一擋圈放置于軸承外圈內的一端,所述擋圈為一T形空心圓臺,擋圈的窄端朝向外圈的內部,而寬端朝向外圈的外部;
(2)沿擋圈窄端的外表面均勻擺放滾動體,且滾動體的端面與擋圈的寬端內表面接觸;
(3)在軸承外圈內的另一端如步驟(1)所述的方式放置另一擋圈;
(4)將由步驟(3)所得的半成品進行軸向沖壓,放置于軸承外圈兩端的擋圈大端將因沖擊力的作用徑向內彎使得該T形空心圓臺擋圈成為一環形槽擋圈,滾動體可以繞軸線沿著該環形槽移動,同時軸承外圈兩端也徑向內彎形成一擋環,且軸承外圈內彎所產生的徑向力使得軸承外圈與滾動體所形成的圓筒外徑緊配合連接,所述軸承外圈徑向內彎所形成擋環的內徑大于滾動體所形成圓筒的內徑;
(5)將一配合使用的軸承內圈放置于滾動體所形成圓筒的內部,且該軸承內圈與滾動體滾動配合連接。
根據本發明軸承生產方法所得到的軸承,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發明通過沖壓實現軸承外圈兩端面內彎所產生的徑向力使其與均勻擺放其內的滾動體所形成圓筒的外徑緊配合連接,同時內彎所形成的擋環可以攔截滾動體軸向移動,簡化了傳統生產中需要借助于在保持架上等距打孔并通過螺釘與滾動體連接才將滾動體均勻的定位分布在內圈和外圈之間的工藝,另外,在軸承使用過程中,由于滾動體的兩端活動放置于軸承外圈端面內彎形成的擋環內且滾動題與軸承內圈滾動配合連接,因此,本發明提供的這種軸承的滾動體在軸旋轉時其也繞軸線沿軸承外圈端面內彎形成的擋環內表面旋轉,則滾動體之間基本上無縫隙,而眾所皆知,軸承滾動體數量是直接影響軸承負荷能力和使用性能的因素之一,因此,本發明提供的軸承有效的提高了軸承的負荷能力,并改善其使用性能;另外,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本發明提供的這種軸承無保持架,從而避免了很多因保持架變形而導致滾動體松動甚至脫落從而造成軸承不可用的事故發生,即有效的延長了本發明的使用壽命。2.本發明提供的軸承在外圈內還設置了一對T形擋圈,T形擋圈窄端相對放置,而滾動體的兩端則放置于擋圈內,沖壓后,軸承外圈內彎形成擋環且外圈與滾動體所形成的圓筒外徑緊配合連接,而T形擋圈大端也沿徑向內彎而使該T形擋圈變為一環形槽擋圈,則滾動體的兩端即放置于該環形槽內,因此外圈內彎形成的圓環攔截的是該環形槽擋圈而不是一個個的滾動體,故加入擋圈可以進一步保障滾動體在軸承中的定位,防止其脫落而影響軸承的正常使用,即進一步有效的提高軸承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產品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產品的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產品未沖壓前擋圈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產品沖壓后擋圈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產品沖壓后擋圈的俯視圖;
圖6是本發明產品滾動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鄺永富,未經鄺永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3298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