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蒸汽發生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32133.7 | 申請日: | 200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7817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14 |
| 發明(設計)人: | 陳高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立本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2B27/14 | 分類號: | F22B27/14;D06F75/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傳鑫 |
| 地址: | 510800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蒸汽 發生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蒸汽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蒸汽發生器。
背景技術
蒸汽發生器廣泛應用于各種需要使用蒸汽的場合,比如借助蒸汽加熱或熨燙等的場合。
現有的蒸汽發生器裝置具有許多缺點。比如,現有技術中的蒸汽發生器的給水速度與蒸汽輸出速度無法達成一致,即要么給水速度太快,從而導致水量增加過快,進而延長了加熱時間,要么蒸汽輸出速度太快,從而容易導致缺水。
因此,實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蒸汽發生器裝置,以便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給水速度與蒸汽輸出速度可自動達到平衡的蒸汽發生器,從而使得進入蒸汽發生器里的水流量與加熱后產生的蒸汽量達到持續、持久的均衡。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一種蒸汽發生器,其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設置有用于將箱體外部的水抽入到箱體內部的水泵,以及與該水泵連通以便將該水泵所抽入的水進行加熱氣化的內膽。所述內膽內形成兩個互相隔開卻又互相連通的蒸汽容納空間,且該蒸汽容納空間與所述水泵連通。
與現有技術比較,由于水泵、內膽同步工作,并且由于內膽內具有兩個互相隔開又互相連通且與水泵連通的蒸汽容納空間(蒸汽包),從而可瞬間在兩個蒸汽容納空間內產生瞬間高壓蒸汽,該高壓蒸汽與水泵的給水達到了有效的平衡,從而使得進入蒸汽發生器里的水流量與加熱后產生的蒸汽量達到持續、持久的均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蒸汽發生器的主視局部剖視圖;
圖2為圖1所示蒸汽發生器的俯視局部剖視圖;
圖3為圖1所示蒸汽發生器的側視局部剖視圖;
圖4為圖3所示蒸汽發生器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圖4所示蒸汽發生器的內膽蓋體從下面觀察的立體圖;
圖6為圖4所示蒸汽發生器的第二加熱盤從下面觀察的立體圖;
圖7為圖4所示蒸汽發生器的第二加熱盤從上面觀察的立體圖;
圖8為圖4所示蒸汽發生器的第一加熱盤從上面觀察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參考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地解釋。
參考圖1-圖8,本發明提供的蒸汽發生器100包括箱體102。該箱體102具有底壁103,其上安裝有內膽13,該內膽13用于對從箱體102外輸入的水進行加熱氣化,從而產生所需要的蒸汽。所述箱體102內還設置有比如可以同樣安裝在底壁103上的水泵5。該水泵5通過管路(詳后敘述)而間接地與內膽13連通,用于將箱體102外的水以很高的壓力泵抽到內膽13內。由水泵5泵抽到內膽13內的高壓水在內膽13內快速受熱而氣化,從而產生高溫高壓的水蒸汽,以供箱體外部的蒸汽設備,比如蒸汽熨斗使用。下面詳細對以上結構進行敘述。
首先參閱圖4,所述內膽13包括第一加熱盤107,設置在該第一加熱盤107上的第二加熱盤109以及設置在第二加熱盤109上的內膽蓋體126。所述第二加熱盤109夾設在第一加熱盤107與內膽蓋體126之間,并且三者借助適當固定方式,比如圖中所示的螺栓結構130而互相安裝在一起。
現在參考圖8,所述第一加熱盤107為圓盤形狀的加熱裝置,其具有第一盤體118,該第一盤體118內鋪設有加熱電極108(同時參考圖2),當對加熱電極108借助設置在第一盤體118側邊的一對接頭(未標號)而通電時,加熱電極108會迅速發熱,從而導致第一盤體118發熱。所述第一盤體118的一個端面上形成環繞第一盤體118中心的第一環形內墻113,以及第一環形外墻112。該第一環形內墻113與第一環形外墻112之間界定了第一凹槽114。該第一凹槽114內開設有貫穿第一盤體118厚度的進水孔117以及排污孔143。此外,第一盤體118上在第一環形外墻112的外圍開設有固定孔131。
所述第二加熱盤109的結構與第一加熱盤107的結構類似。如圖6-7所示,所述第二加熱盤109也為圓盤形狀的加熱裝置,其具有第二盤體110,該第二盤體110內鋪設有加熱電極111(同時參考圖2),當對加熱電極111借助設置在第二盤體110側邊的一對接頭(未標號)而通電時,加熱電極111會迅速發熱,從而導致第二盤體110發熱。類似地,所述第二盤體110的一個端面上也形成環繞第二盤體110中心的第二環形內墻124,以及第二環形外墻123。該第二環形內墻124與第二環形外墻123之間界定了第二凹槽125。該第二凹槽125內開設有貫穿第二盤體110厚度的第一蒸汽孔115。此外,第二盤體110上在第二環形外墻123的外圍開設有與第一加熱盤107上的固定孔131對應的固定孔13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立本電器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立本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3213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