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二苯并呋喃糖苷衍生物及其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30937.3 | 申請日: | 2007-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3937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姚新生;栗原博;戴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暨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H17/04 | 分類號: | C07H17/04;A61K8/60;A61Q19/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燕嫻 |
| 地址: | 510632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酪氨酸 抑制 作用 呋喃 糖苷 衍生物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二苯并呋喃糖苷類化合物,及其作為新的酪氨酸酶抑制劑,在醫藥、食品、日用化工領域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曬黑引起的雀斑、老年斑等皮膚色素沉著,對中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女性來講已經成為一大煩惱。近年的研究表明,這種色素沉著是由日光中的紫外線激活表皮中的黑色素細胞內的黑色素生成酶,產生色素所引起的。在這一過程中,酪氨酸經酪氨酸酶催化氧化生成多巴,多巴醌,并進而氧化聚合生成大分子的色素(李韶勇等“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02,22:17-21)。因此,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就可以限制色素生成,從而改善皮膚的色素沉著。
目前已有多種酪氨酸酶抑制劑用于改善或治療皮膚色斑,并已商品化,但尚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消費市場的需要。其中,L-抗壞血酸的穩定性差,曲酸的效果也不理想。氫醌雖有一定效果,但其具有很強的細胞毒性,而被許多國家禁止在化妝品中使用。氫醌的糖苷衍生物——熊果苷,在活性劑量下不具細胞毒性,而被開發成為商品,然而其增白效果并不理想。植物提取物也被用于皮膚的增白,如:甘草根、桑白皮、蘆薈等等,然而提取物時常因產地差異,季節變化等原因,表現出不同的效果,難以保持產品的質量穩定。所以,有效的黑色素生成抑制劑和增白劑有著廣闊的消費市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二苯并呋喃糖苷衍生物及其在色斑、雀斑、老年斑等皮膚的色素沉著的預防、改善及治療中的應用,以及進一步提供含有所述二苯并呋喃糖苷衍生物的用于色素沉著的預防、改善及治療的組合物。
本發明從火棘果實中提取分離得到的具有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二苯并呋喃糖苷衍生物,由以下通式(I)表示:
其中R1為H或OH,R2為H、葡萄糖基或蘆丁糖基,R3為H或葡萄糖基。
優選R1、R3為H,R2為葡萄糖基時,化學名為2,4-二甲氧基-3,7-二羥基-二苯并呋喃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化合物1,化學結構式為:
優選R1、R3為H,R2為蘆丁糖基時,化學名為2,4-二甲氧基-3,7-二羥基-二苯并呋喃7-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化合物2,化學結構式為:
優選R1、R2為H,R3為葡萄糖基時,化學名為2,4-二甲氧基-3,6-二羥基-二苯并呋喃6-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化合物3,化學結構式為:
優選R1為OH,R2為H,R3為葡萄糖基時,化學名為2,4-二甲氧基-3,6,9-三羥基-二苯并呋喃6-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化合物4,化學結構式為:
上述的二苯并呋喃糖苷衍生物I,包括所優選的任何一個化合物1~4都可作為黑色素生成抑制劑或美白劑。并且,可用上述的酪氨酸酶抑制劑制成組合物,該組合物含有上述化合物1~4的任何一種或一種以上的酪氨酸酶抑制劑,并含有藥學上所允許的藥用輔料或常規的化妝品基質制成藥品或化妝品,用作抑制黑色素生成或美白的醫藥品、化妝品、皮膚外用劑等。如在組合物中添加通式(I)表示的二苯并呋喃糖苷衍生物以外的美白劑成分,通過美白劑成分和通式(I)表示的二苯并呋喃糖苷衍生物的并用配合,能夠進一步提高黑色素生成抑制效果和美白效果。這些美白劑成分可采用但不限于下列成分:L-抗壞血酸及其衍生物及它們的鹽、氫醌及其衍生物及它們的鹽、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及它們的鹽、曲酸及其衍生物及它們的鹽、羥基肉桂酸及其衍生物及它們的鹽、谷胱甘肽、植物提取物如桑白皮提取物、甘草提取物、蘆薈提取物、山楂提取物、野薔薇提取物、百合提取物、黃芩提取物、川芎提取物、苦參提取物、當歸提取物、柴胡提取物、大黃提取物、牡丹皮提取物、火棘提取物、甘草苷、異甘草苷、胎盤提取物等。美白劑成分可選擇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摻入。
本發明所提供的化合物及其組合物可以作藥品、化妝品,使用量可視不同的用途而不同。
制備藥物時,用該化合物與常規的藥用載體,如軟膏基質、乳化劑、表面活性劑、穩定劑等制成乳劑或軟膏劑等外用制劑,制備工藝可采用常規的藥物制劑技術。作為外用時化合物的用量以0.5%~3%比較合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暨南大學,未經暨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3093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