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氣壓矯背板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30734.4 | 申請日: | 2007-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3398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05 |
| 發明(設計)人: | 黃向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壹鵬電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5/01 | 分類號: | A61F5/01;A61H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530廣東省廣州市蘿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壓 背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壓矯背板,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利用充氣的氣袋膨脹的擠壓力對生長期人的腰、背的骨骼進行矯正定型的氣壓矯背板。
背景技術
利用氣體的技術已經成熟了很長時間,如應用在輪胎、氣墊、氣球、藍球等,但應用在人的腰、背矯正方面的與本發明同樣或相似的產品目前在市面上還沒有見到。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充氣的氣袋膨脹的擠壓力對人的腰、背的骨骼進行矯正的氣壓矯背板。自從人類誕生以來,由于多方原因,人的腰、背的生長會有挺有灣有駝,挺是人人都盼望和希望的,駝是誰都不想要的,但灣的人還是有不少的,只是灣的程度不同而已。有些灣雖然不是很嚴重,如俗話常說的“寒背(小駝背)”也是常常可以見到的,得了這些缺陷的人常常會很自卑,也都希望自已的身板能直挺。雖然,本發明對于先天性的嚴重駝背是很難矯正的,但對于后天性習慣性有些(寒背)的人是非常有效的,尤其是在成長階段使用,更能定格出直挺的身板筆挺的腰背。本發明正是針對上述情況,發明出一種能讓人的腰、背的形得到調整矯正的工具-氣壓矯背板,這種矯背板主要應用在幼兒及骨骼發育未成熟定型的青少年兒童,成年人使用也非常有效果,矯正時將本發明的矯背板上端的綁帶(也可以是尼龍絲/晴綸絲粘貼帶)固定在人的雙臂上,矯背板下端的綁套圍繞腰部固定,然后給矯背板上的氣袋緩緩地充入氣體,使氣袋漸漸膨脹,由于氣袋具有拱形或弧形,拱的一面或弧的一面是與所矯背部或腰部緊貼的,由于矯背板上下兩端已經固定,當氣袋充氣時,氣袋拱的一面或弧的一面就會擠推所矯的腰背的肌膚進而擠推腰背肌膚內的骨骼,氣袋充入的氣越多擠推的力就越大,就能達到對所矯的腰背的骨骼進行矯整。每次矯正的時間不宜過長,要反復多次矯正,如有反彈,再進行數次矯正,直至觀察到腰背矯正變化達到目的及沒有反彈即可。由于氣袋具有一定的柔性,不會對腰背造成損傷。使用本發明產品的最佳時間是下班后休息時間、外出散步時間及每天抽數小時專門使用,直到腰、背形成筆挺的習慣便可停止使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氣壓矯背板,包括背板、綁帶(綁套)、氣袋、充氣囊四部分。所述的背板為人的腰背形豎直的塑料板或復合塑料板或木板,裝配時包襄縫合在PVC復合布/皮/尼龍布/萊卡布/帆布套內;所述的綁帶(綁套)采用純棉布/PVC復合布/皮/尼龍布/萊卡布/帆布(也可以是尼龍絲/晴綸絲粘貼帶),裝配時縫合在背板上、下兩端的PVC復合布/皮/尼龍布/萊卡布/帆布外;所述的氣袋采用PVC復合布/皮/尼龍布/萊卡布/帆布制作,為底平、面拱/弧形,在氣袋的一側安裝一條進氣管,進氣管的一端有一螺絲接駁口,進氣管上有一個排氣閥(類似于醫用量血壓的排氣閥),用來排放氣袋內的氣體,氣袋底面縫合在背板一面的布外套外;所述的充氣囊為欖球狀橡膠氣囊(類似于醫用量血壓的充氣囊),充氣囊囊管口有一螺紋接駁頭,充氣時用來與氣袋進氣管的接駁口相接,充完氣后可以靈活卸下。矯正時,將矯背板有氣袋的一面貼在所需矯正的腰背上,矯背板上端的綁帶(綁套)綁牢/貼牢在所需矯正的腰背的上部雙臂關節、下端的綁套圍繞腰及腹部粘貼好,然后將氣袋的進氣管與充氣囊接駁好,之后給氣袋充氣,由于氣袋具有拱形或弧形,拱的一面或弧的一面是與所矯腰背緊貼的,由于矯背板上下兩端已經固定,當氣袋充氣時,氣袋拱的一面或弧的一面就會擠推所矯的腰背,氣袋充入的氣越多擠推的力就越大,就能達到對所矯的腰背的骨骼進行矯整。由于氣袋具有柔軟性,不會對腰背造成傷害,并且,氣袋不能一次就對腰背的骨骼產生明顯的矯整作用,需要進行多次才能達到矯正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正視平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左側視平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正視平面示意圖;
下面給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壹鵬電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壹鵬電器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3073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