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PON組播通信系統、組播管理方法及相應的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30600.2 | 申請日: | 2007-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9961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01 |
| 發明(設計)人: | 徐曉庚;周建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0/08 | 分類號: | H04B10/08;H04Q11/00;H04L12/18;H04L9/3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傳鑫 |
| 地址: | 518129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pon 通信 系統 管理 方法 相應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PON組播通信系統、組播管理方法及光線路終端、光網絡單元。
背景技術
隨著IPTV、HDTV等多媒體業務的興起和一些數據業務的增長,人們對接入帶寬的要求越來越高。現在接入網的“光進銅退”趨勢十分明顯,光纖線路更靠近最終用戶側,因此,無源光網絡(Passive?Optical?Networks,PON)無疑是寬帶接入的優選方案。PON由安裝于中心控制站的光線路終端(Optical?LineTerminals,OLT)、光配線網(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ODN)和安裝在用戶場所的光網絡單元(Optical?Network?Unit,ONU)三部分組成。在下行方向采用廣播的方式傳輸業務,上行方向采用時分復用方式完成多個ONU的接入。
目前PON系統包括:以異步傳輸模式(Asynchronous?Transfer?Mode,ATM)為傳輸平臺的APON(ATM?Passive?Optical?Network,ATM無源光網絡)、以以太網(Ethernet)技術為傳輸平臺的EPON(Ethernet?Passive?Optical?Network)和以通用幀結構為傳輸平臺的吉比特PON(Gigabit?Passive?Optical?Network,GPON)。下面以GPON為例對PON幀結構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GPON中,下行幀為125微秒的幀結構,包括下行物理層控制塊(Physical?Control?Block?downstream,PCBd)開銷區和凈荷區。其中,PCBd開銷區中包括物理層同步(Physical?Synchronization,PSync)域、超幀指示Ident域、下行物理層運行維護管理(Physical?Layer?OAM?downstream,PLOAMd)域、誤碼檢測(Bit?Interleaved?Parity,BIP)域、下行凈荷長度(Payload?Lengthdownstream,PLend)域和上行映射帶寬(Upstream?Bandwidth?Map,US?BW?Map)域。其中,PLOAMd域用于承載下行物理層運行維護管理(Physical?Layer?OAM,PLOAM)信息。
如圖2所示,GPON上行幀結構。每個ONU各自在OLT為其分配的T-CONT中向OLT發送上行突發數據包。這些上行突發數據包包括開銷區和凈荷區。其中,開銷區包括上行物理層開銷(Physical?Layer?Overhead,PLOu)域、上行物理層運行維護管理(Physical?Layer?OAM?upstream,PLOAMu)域、用于調整功率的上行功率電平序列(Physical?Layer?Sequence?upstream,PLSu)域、上行動態帶寬報告(Dynamic?Bandwidth?Report?upstream,DBRu)域等。其中,PLOAMu域用于承載上行PLOAM信息。
由上述可知,在GPON的上、下行幀結構中,都存在著PLOAM域,即物理層操作、維護和管理。如圖3所示,PLOAM的幀結構,其包括:ONU標識(ONU-ID)、消息標識(Message-ID)、消息(Message)及循環冗余碼(CyclicRedundancy?Code,CRC)。其中上行為19個消息類型,下行為9個消息類型。
在現有的PON系統中,僅僅是存在單播和廣播機制。單播機制,即單個ONU和OLT之間通信。廣播機制,即全部ONU和OLT之間通信,是通過廣播ONU-ID的255來進行通信。下面結合圖4,以視頻業務為例,說明現有的視頻業務的傳輸。
如圖4所示,一種傳輸視頻業務的PON系統。ONU-ID和Port-ID(端口標識)的規定如表1所示。如果需要對ONU1、ONU3、ONU4、ONU5發同一數據的話,則OLT需要將此數據拷貝4份,然后按照Port-ID為11、13、14、15封裝成六份GEM幀,并按照時分復用的原則,在不同時間發送給不同的ONU。
表1:ONU-ID和Port-ID的對應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306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業務遷移的方法和系統
- 下一篇:可輸出交流電源的電力線網路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