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弱酸條件下水熱法制備介孔二氧化鈦光催化劑的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10030329.2 | 申請日: | 2007-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3015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安太成;劉冀鍇;李桂英;曾祥英;傅家謨;盛國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J21/06 | 分類號: | B01J21/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裘暉 |
| 地址: | 510640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弱酸 條件 下水 法制 備介孔二 氧化 光催化劑 方法 | ||
1.一種弱酸條件下水熱法制備介孔二氧化鈦光催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1~20克鈦酸正丁酯加入到6~120毫升醋酸溶液中,攪拌2~24小時,得到鈦酸正丁酯的醋酸溶液;將0.005~1.5克非離子型模板劑加入到10毫升乙醇溶液中,攪拌至溶解,得到非離子型模板劑的乙醇溶液,將上述兩種溶液混合攪拌制成鈦溶膠;
(2)將鈦溶膠于80~200℃水熱12~148小時,水熱后的產物烘干得到凝膠狀固體,再將烘干后的固體于300~750℃煅燒2~10小時,即可得到介孔二氧化鈦光催化劑。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弱酸條件下水熱法制備介孔二氧化鈦光催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溶液的體積百分數(shù)為5%~80%。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弱酸條件下水熱法制備介孔二氧化鈦光催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離子型模板劑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聚氧乙烯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弱酸條件下水熱法制備介孔二氧化鈦光催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乙烯的分子量為200~20000;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分子量為3000~2000000。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弱酸條件下水熱法制備介孔二氧化鈦光催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二氧化鈦光催化劑的平均孔徑為8.4~16.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3032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分析污染物在不同介質中遷移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高電源抑制的帶隙基準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