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熱紫砂陶瓷泥及其制品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29315.9 | 申請日: | 2007-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3467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05 |
| 發明(設計)人: | 朱紹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紹波 |
| 主分類號: | C04B35/14 | 分類號: | C04B35/14;C04B33/13;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5647廣東省潮安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熱 紫砂 陶瓷 及其 制品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陶瓷材料及其制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耐熱紫砂陶瓷泥及其制品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普遍使用的耐熱陶瓷主要有以滑石-粘土-長石三元組合和以鋰輝石-高嶺土-長石三元組合二個系統,其不足之處是制品熱膨脹系數較高,分別為4~6×10-6/℃和3~4×10-6/℃,抗熱沖擊性能較差;燒成溫度較高,能耗高。近年也有一些企業在研究中溫耐熱陶瓷,如中國專利ZL200510035605.5(公告號為CN1298667C)公開了一種中溫耐熱陶瓷及其制備方法,它是以透鋰長石-高嶺土組成的二元配方,雖然熱穩定性有所改善,燒成溫度有所降低,但效果還不理想,其制品也沒有保健作用。
而紫砂陶瓷具有傳熱快,且內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用它煮烹食物,不分解食物中的營養成份,而且具有保健作用。但由于技術的局限,使之無法達到干燒不裂的目的,而只能是配套在電器或蒸燉使用,不可直接在明火上使用,應用領域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熱膨脹系數較低,熱穩定性能高,抗熱沖擊性能好;應用領域廣泛,能直接在明火上使用,且具有烹調食物色香味俱全,不分解食物中的營養成份,保健、環保、節能的耐熱陶瓷制品,滿足人們現代生活的需要。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耐熱紫砂陶瓷泥,含有以下組分和重量百分比:Si2O?60~73%,Al2O315~38%,CaO?2~6%,MgO?6~12%,Fe2O3?0~5%,K2O?0~2%,Li2O?0~5%。
上述組分優選的重量百分比為:Si2O?60~70%,Al2O315~30%,CaO?2~5%,MgO?8~12%,Fe2O3?1~2%,K2O0.5~2%,Li2O?2~5%。
本發明中,可以采用礦石或化合物為原料,其成分和重量百分比為:紫砂泥40~60%,黑粘土20~30%,白粘土10~25%,滑石10~18%,透里長石5~25%,堇青石0~10%。
本發明中,也可以采用下述礦石或化合物作為原料,其成分和重量百分比為:紫砂泥40~60%,黑粘土20~30%,白粘土10~25%,滑石10~18%,麥飯石5~10%。
上述耐熱紫砂陶瓷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滑石在1100~1200℃下煅燒;
(2)將權利要求1~4任一權利要求所述陶瓷泥的組分按所述百分比混合、粉碎,過200目篩;
(3)進行粗練;
(4)進行陳腐處理6~7天;
(5)進行真空處理,成為陶瓷泥。
耐熱紫砂陶瓷制品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陶瓷泥按所需厚度切割成片;
(2)滾壓成型、脫坯、割邊;
(3)壓光處理,上油;
(4)燒成,制品的燒成溫度為1100~1200℃,燒成時間為12~13小時,其余按常規工藝流程操作。
應用本發明所述陶瓷泥,可制作各種在明火或電磁爐上使用的加熱器皿,也可配套各式蒸燉鍋、電飯鍋等;產品的熱膨脹系數為1~2×10-6/℃,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優良的抗冷熱沖擊性能,可在600±20℃高溫下加入5~20℃的冷水,連續5次不爆裂;且使用天然紫砂原礦及含有58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的麥飯石作為原料,用它烹調的食物色香味俱全,不分解食物中的營養成份,溫和不上火,達到保健作用,且易清洗、安全衛生,又節約能源,滿足人們現代生活的需求。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紹波,未經朱紹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2931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關注對方開機狀態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鏡面掃描陣列天線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