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光催化空氣凈化方法及其凈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29283.2 | 申請日: | 2007-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109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馬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軍 |
| 主分類號: | B01D53/86 | 分類號: | B01D53/86;B01D53/04;F24F3/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310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光催化 空氣凈化 方法 及其 凈化 裝置 | ||
1、光催化空氣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I)、利用風機(3)將含有機溶劑的廢氣吹入機體(1);
II)、經過空氣過濾網(2)過濾后,待處理氣體流入氣體處理區(411);
III)、在氣體處理區(411),待處理氣體經過負載有光催化劑的分子篩(421),分子篩(421)可吸收待處理氣體中的有機溶劑,透過分子篩(421)的氣體變成潔凈氣體直接排入大氣;
IV)、為使分子篩(421)連續不斷的工作,保證工作效率,利用旋轉機構將吸收了有機溶劑的分子篩(421)轉入光催化區(412),在光催化區(412)內設置紫外燈(412a),用以分解分子篩(421)上附有的有機溶劑;
V)、利用旋轉機構將經過步驟IV)的分子篩(421)轉入過渡區(413);
VI)、再利用旋轉機構將經過步驟V)的分子篩(421)轉入氣體處理區(411);
重復步驟III)、IV)、V)、VI),反復循環運行。
2、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凈化裝置,包括機體(1)、空氣過濾網(2)、風機(3),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1)內設有旋轉機構,旋轉機構包括輪架(41)、裝置在輪架(41)上的吸附轉輪(42)及驅動吸附轉輪(42)轉動的電機,其中,吸附轉輪(42)上裝置負載有光催化劑的分子篩(421),在輪架(41)上對應分子篩(421)位,通過隔板分隔成截面為扇形的氣體處理區(411)、光催化區(412)和過渡區(413),所述光催化區(412)、過渡區(413)與進入機體(1)的待處理氣體不連通,在光催化區(412)內設有紫外燈(412a),所述吸附轉輪(42)在電機的驅動下,其上裝置的分子篩(421)可按預設的速度循環轉動并交替的處于氣體處理區(411)、光催化區(412)和過渡區(41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附轉輪(42)為圓柱體,分子篩(421)分別設置在吸附轉輪(42)的兩側面上,所述輪架(41)上的氣體處理區(411)、光催化區(412)和過渡區(413)分兩組分別置于吸附轉輪(42)兩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附轉輪(42)是由分子篩(421)分別設置在其內壁面和外壁面上的筒狀體,所述筒狀體套置在輪架(41)上的氣體處理區(411)、光催化區(412)和過渡區(413)的外圓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筒狀體由若干個環狀體層層疊加而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環狀體是由若干塊扇形塊(422)拼湊而成。
7、根據權利要求2至6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分子篩(421)采用蜂窩狀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軍,未經馬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2928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