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汽車的緩沖保護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10028520.3 | 申請日: | 2007-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1288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成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成江 |
| 主分類號: | B60R19/28 | 分類號: | B60R19/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665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緩沖 保護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汽車安全防護設備裝置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汽車的緩沖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的安全和防碰撞一直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縱觀世界各國名車也沒有一個可以有效解決避免或減輕碰撞的安全有效方法,目前的汽車的保險裝置也就是在汽車前后端增加保險杠,但保險杠都是與車體鋼性連接,不能起到真正意義上的保險,所以有必要在這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和開發(fā)。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車體上帶有減震裝置的緩沖保護裝置,從而有效避免或減輕碰撞帶來的損失及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汽車的前端和后端連接減震裝置,本發(fā)明由前后保護板、軸、彈簧減震及軸道構成,其特征在于:軸道與車體固定連接,前保護板和后保護板與軸固定連接,彈簧減震分別與前保護板、后保護板及軸連接,前保護板和后保護板與軸固定連接,軸在軸道內并與軸道內滑動連接。通俗地說也就是在汽車車體的前后都安裝一個減震裝置,當汽車遇碰撞時,保護板受力向內壓,軸會在壓力下伸進軸道內,但由于軸與軸道之間有彈簧減震,所以其受力過程是從小到大,實現緩沖作用,從而是達到本發(fā)明的目的。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種汽車車體上帶有減震裝置的緩沖保護裝置,從而有效避免或減輕碰撞帶來的損失及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安裝在汽車上前視結構示意簡圖。
圖2為本發(fā)明安裝在汽車上前后視結構示意簡圖
圖3為本發(fā)明安裝在汽車上的結構示意簡圖。
如圖所示:1表示前保護板、2表示彈簧減震、3表示軸、4表示后保護板、5表示軸道、6表示車體。
實施例:
如圖所示:1表示前保護板、2表示彈簧減震、3表示軸、4表示后保護板、5表示軸道、6表示車體。
在汽車的前端和后端連接減震裝置,本發(fā)明由前后保護板、軸、彈簧減震及軸道構成,其特征在于:軸道5與車體6固定連接,前保護板1和后保護板4與軸3固定連接,彈簧減震2分別與前保護板1、后保護板4及軸3連接,前保護板1和后保護板4與軸3固定連接,軸3在軸道5內并與軸道5內滑動連接。通俗地說也就是在汽車車體的前后都安裝一個減震裝置,當汽車遇碰撞時,保護板受力向內壓,軸會在壓力下伸進軸道內,但由于軸與軸道之間有彈簧減震,所以其受力過程是從小到大,實現緩沖作用,從而是達到本發(fā)明的目的。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汽車車體上帶有減震裝置的緩沖保護裝置,從而有效避免或減輕碰撞帶來的損失及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成江,未經吳成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285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