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集成電路用引線框架銅合金帶材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28494.4 | 申請日: | 2007-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77510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小祝;劉貴可;劉斌;蔡曾清;王海龍;鐘秋生;梁志文;鐘東貴;柳瑞清;崔玉致;程榮華;黃鑫;王曉彬;李潤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銅材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37/00 | 分類號: | B21C37/00;C22C1/03;B21B37/74;B21B1/22;C21D9/52;C21D1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致信偉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曉桂 |
| 地址: | 510990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成電路 引線 框架 銅合金 制造 方法 | ||
1.集成電路用引線框架銅合金帶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熔鑄:將適量的鐵皮打入紫銅包頭中與電解銅一起加入爐中,待所有爐料全部溶融后,加入銅-磷中間合金,攪拌,扒渣后保溫靜置半小時后澆鑄形成鑄坯;
(2)熱軋:加熱上述鑄坯,熱軋溫度為980-1060℃,終軋溫度為600℃,分6-11道次進行熱軋,熱軋后用高壓水喉噴淋坯料,熱軋后形成的帶坯進行銑面處理;
(3)冷軋及退火處理:銑面后的帶坯進行粗軋、預精軋及精軋;粗軋后進行時效處理,退火溫度為520-560℃,退火時間共3-6h,或雙級時效退火處理,退火溫度為520-560℃和400-480℃,退火時間共3-6h,預精軋后進行退火時效處理,退火溫度為400-480℃,時間為3-6h;精軋后進行低溫退火,退火溫度為230-300℃,時間為2.5h;每次退火后均進行酸洗處理,速度為35m/min。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電路用引線框架銅合金帶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將鐵皮打入紫銅包頭中,是把鐵皮和紫銅邊料混在一起,在打包機進行打包,使鐵皮與紫銅邊料緊密結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電路用引線框架銅合金帶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第二步的熱軋分7次或9次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銅材廠有限公司,未經廣州銅材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2849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養護混凝土
- 下一篇:一種固態濃縮果汁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