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應用高倍率顯微儀檢查泌尿生殖道微生物感染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28235.1 | 申請日: | 2007-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67625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宋士明;宋若渠 | 申請(專利權)人: | 宋士明 |
| 主分類號: | G01N33/483 | 分類號: | G01N33/483;C12Q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0002江西省南昌市***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用 倍率 顯微 檢查 泌尿 生殖 微生物 感染 方法 | ||
所屬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診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應用高倍率顯微儀檢查泌尿生殖道微生物感染的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怎樣確定感染人體的病原微生物,屬于醫學檢驗范疇。泌尿生殖道炎癥是臨床最為常見的病變,醫生們通常要采集被感染部位的標本,送交檢驗科進行鏡檢、培養、單克隆、DNA、核酸等檢查,為臨床診斷尋求實驗室佐證。但是,這樣便會帶來二個問題:
第一、醫生必須首先提出你所懷疑的病原微生物是哪一種或哪幾種?否則實驗室將要對泌尿生殖道常見的10多種微生物全部進行檢查,不但費時、費事,還給病人增加了不必要的高昂費用。同時這種“選擇”與醫生的經驗、水平密切相關,隨機性很大,容易出現漏檢、錯檢和誤診。
第二、當化驗結果為陽性時,它只是表明送檢標本中含有這種或這些微生物,但并不確定這就是引起病變的病原微生物。也就是說,無論培養、單克隆、DNA、還是核酸技術都不能證明所提示的病原微生物是存在于細胞內還是細胞外。因為,在多數情況下,臨床對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診斷依據是:只有存在于細胞內的微生物才能確定為病原微生物,才需要給予治療,不進入細胞內的微生物通常不會產生病變,這正是診斷泌尿生殖道炎癥與診斷人體其它部位炎癥不同之處。
這所以不同,是緣于泌尿生殖道常見的病原微生物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體體表,如支原體、衣原體、加德納桿菌、單純皰疹病毒、HPV等。不良衛生習慣,不清潔用水,共用衛生潔具等,有可能使少量的這些微生物進入泌尿生殖道,它們通常“寄居”在較淺表部位,不一定會侵犯細胞造成病變。因此,送檢的標本中這些微生物都能使培養、DNA、單克隆、核酸反應等呈現陽性反應。所以,上述檢查某一項或幾項呈獻陽性,并不表明所表示的微生物就是真正引起病變的病原微生物!診斷的標準是:誰進入了細胞內并導致了細胞的形態學改變,誰就是真正的病原微生物!這恰恰是培養和分子生物學技術不能回答的問題,一項或多項檢查出現陽性反應,只表明標本中有這種或這幾種微生物存在,僅此而已。是否進入了細胞?則不得而知。
然而,臨床醫師希望實驗室提供確切的信息:是哪種(或哪幾種)微生物侵入了泌尿生殖道細胞并引起了細胞的病理改變,從而導致臨床病征的產生。可是,這就超出了培養和分子生物學的技術范圍。
細胞病理學工作者通過回顧性研究與前瞻性研究,已經能夠從細胞核和細胞漿的形態變化,準確地識別和鑒別眾多微生物對細胞的侵犯。特別是宮頸細胞微生物感染的觀察研究,進展尤為顯著,幾種常見的、危害嚴重的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只要侵入細胞,造成了細胞損害,都能從細胞形態學上加以辨認和識別,為臨床醫師提供確切的病原微生物診斷依據。這些成就,被寫入全球百余名病理學專家、知名學者共同制定的“TBS診斷系統”(標準)中,在世界各國推廣應用。
用觀察細胞形態學的方法來診斷宮頸與泌尿生殖道微生物感染,是20世紀細胞病理學的重大進展,它是近代培養技術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補充與完善,其臨床意義非同一般,從此:當病人出現宮頸或泌尿生殖道炎癥時,醫生們無須再去考慮是何種病原微生物引起?選擇哪種技術來尋找病原微生物?只需要將獲取的標本送交細胞病理室,病理醫師會逐一地進行細胞觀察分析,為臨床提供全面、準確的診斷信息。按照TBS系統要求,女性宮頸標本可能還將同時進行宮頸癌和癌前病變的篩查,給出規范的診斷報告。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細胞病理形態學用于查找癌細胞是無可置疑的,而作為細胞感染的微生物診斷方法,還是逐漸被接受和認可的。其實,細胞病理學者經過長期觀察研究,早就發現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在侵入粘膜細胞之后,造成細胞的損害,往往使細胞核或細胞漿發生形態變異。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只侵犯特定的細胞,所引起的細胞形變又各不相同且都有各自的形態特征。病理醫師就可以根據這些獨特的形態特征來發現和診斷造成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早些年,這種方法應用還不夠普遍,逐步形成系統和規范則是近10年左右的事情。實踐證明其敏感性和特異性極高,得到了電鏡、分子生物學技術等證實,深受臨床的好評與歡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宋士明,未經宋士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282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輸精管阻塞型不育癥的中藥制劑
- 下一篇:屬相組合玩具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