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古建筑變形墻體的矯正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28111.3 | 申請日: | 200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4857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文錚;吳德深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工程承包總公司;黃文錚;吳德深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永忠 |
| 地址: | 528000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古建筑 變形 墻體 矯正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古建筑墻體維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古建筑變形墻體的矯正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古建筑變形墻體修復技術,是當其墻體同時大面積出現傾斜、歪閃、扭曲、鼓漲的情況時,一般都是拆除墻體編號重砌。由于古建筑墻體經常有磚雕、彩畫和灰塑等裝飾,加上墻體本身也屬于保護對象,因此將古建筑拆除墻體重砌,必然會損害其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而且勞動強度大,工期長,這是現有古建筑變形墻體修復技術所存在的主要不足之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成本低廉、工期短,并且不會對墻體裝飾造成損傷的古建筑變形墻體的矯正方法。
本發明所提出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古建筑變形墻體的矯正方法,所述矯正變形墻體的步驟為:在傾斜和/或凹陷的墻體兩側設立支座1;首先在向外傾斜的墻體內側和/或向外凸起的墻體內側搭設一排垂直限位支架,用以確立墻體的垂直基準面;在墻體外傾面和/或墻體外凸面搭設一排矯正支架對該墻體進行矯正;對墻體裂縫處插入小生鐵片逼緊和灌注灰漿處理;最后拆卸垂直限位支架、矯正支架和支座1。
所述一排垂直限位支架由一排剛性豎桿2、平板3、水平剛性桿4、剛性斜撐桿5和支頂裝置6、剛性桿7組成,一排剛性豎桿2上固定若干塊平板3,剛性豎桿2由上向下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有水平剛性桿4,所述剛性豎桿2與所述水平剛性桿4相互連接,每個垂直限位支架設有1-3條與水平面有不同傾角的剛性斜撐桿5,每條剛性斜撐桿5一端安裝在支座1上,其另一端裝有支頂裝置6,并通過剛性桿7壓在相應的平板3上,與水平面有相同傾角的剛性斜撐桿5用水平剛性桿4連接。所述一排矯正支架由一排剛性豎桿8、平板9、水平剛性桿4′、剛性斜撐桿10和支頂裝置11組成,一排剛性豎桿8靠緊外傾的墻體,剛性豎桿8與墻體之間設置若干塊平板9,剛性豎桿8由上向下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有水平剛性桿4′,所述剛性豎桿8與所述水平剛性桿4′相互連接,每個矯正支架設有1-3條與水平面有不同傾角的剛性斜撐桿10,每條剛性斜撐桿10一端安裝在支座1上,其另一端裝有支頂裝置11,并通過剛性桿12壓在相應的平板9上,與水平面有相同傾角的剛性斜撐桿10用水平剛性桿4′連接,通過調節支頂裝置11,將變形墻體矯正回原位。所述支頂裝置6、11采用微調螺桿,該微調螺桿由微調螺母6-1、11-1和螺桿6-2、11-2組成。當剛性斜撐桿5、10上端部直接與相應的平板3、9接觸時,其下端部與支座1之間設置的支頂裝置6、11采用千斤頂。支座1的材料可采用素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或木材或金屬材料。所述剛性豎桿2、8、水平剛性桿4、4′、剛性斜撐桿5、10的材料可采用金屬材料或木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顯著效果:
本發明是一種古建筑變形墻體的矯正方法,主要針對古建筑墻體同時大面積出現向外傾斜或向內傾斜、外凸或內凸時,對其進行整體矯正。一排垂直限位支架搭建在向外傾斜墻體的內側或向內傾斜墻體的外側或外凸墻體內側或內凸墻體外側,與之對應的墻體另一側就搭建一排緊貼其墻體的矯正支架,垂直限位支架上的支頂裝置6和平板3用于建立墻體的垂直基準面,調節矯正支架上的支頂裝置11和平板9位置就可將墻體矯正回原位??梢?,本發明的墻體矯正方法操作簡單實用、成本低廉、工期短,在矯正過程中不會對墻體裝飾造成損傷,適用于古建筑變形墻體特別是文物古建筑變形墻體的矯正修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古建筑變形墻體矯正施工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A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闡述。
以墻體向外傾側為例,參見圖1、圖2所示,在向外傾斜的墻體兩側設立支座1,先在外傾墻體的內側搭建一排垂直限位支架,用鋼管搭建一排豎桿2建立墻體的垂直基準面,在豎桿2上固定若干塊木板3,鋼管豎桿2由上向下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有水平鋼管4并相互連接,所有鋼管與鋼管交接處用扣子扣緊。每個垂直限位支架設有3條與水平面有不同傾角的斜撐鋼管5,其一端安裝在支座1上,其另一端與微調螺桿6的微調螺母6-1活動支承,螺桿6-2通過木枋7分別壓在不同高度的平板3上,調節微調螺母6-1就可建立墻體的垂直基準面。與水平面有相同傾角的每排斜撐鋼管5用若干條水平鋼管4連接,以加強支架的剛性。在墻體另一側搭建一排矯正支架,用鋼管搭建一排豎桿8靠緊向外傾斜的墻體外側,鋼管豎桿8與墻體之間設置若干塊木板9,鋼管豎桿8由上向下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水平鋼管4′并相互連接,所有鋼管與鋼管交接處用扣子扣緊。每個矯正支架設有3條與水平面有不同傾角的斜撐鋼管10,其一端安裝在支座1上,其另一端與微調螺桿11的微調螺母11-1活動支承,螺桿11-2通過木枋12分別壓在不同高度的平板9上,與水平面有相同傾角的每排斜撐鋼管10用若干條水平鋼管4′連接,通過調節微調螺母11-1,將墻體矯正回原位。仿照上述原理,在墻體外凸處設立矯正支架,在墻體內凹處設立垂直限位支架,對凹陷墻體進行修復。墻體復位后對墻體縫隙打入小生鐵片逼緊,并選若干個位置剔走磚塊進行灌注灰漿處理,最后拆卸所有支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工程承包總公司;黃文錚;吳德深,未經佛山市工程承包總公司;黃文錚;吳德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281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旋轉篩網印花機
- 下一篇:控制對象模型生成設備和生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