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異形筒體自動對縫焊接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28087.3 | 申請日: | 200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8136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連鑫;周益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聯能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4 | 分類號: | B23K37/04;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500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異形 自動 焊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焊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捆綁式凈化器的異形筒體自動對縫焊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通常的異形筒體焊接方式有人工持焊槍焊接和利用進口焊接機器人焊接。其中,人工焊接,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而焊接機器人成本高,也只有單槍作業。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勞動強度低、效率高、定位精確的異形筒體自動對縫焊接裝置。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包括裝夾轉臺、夾具、焊接部分和焊縫定位部分;所述的夾具設置于裝夾轉臺上,焊接部分與焊縫定位部分相連;所述的裝夾轉臺上設置有兩套夾具;裝夾轉臺可單次沿縱軸旋轉180度。
所述的夾具可以沿橫軸旋轉。
所述的焊接部分設置有兩套,焊接部分可以作X、Y、Z軸方向的移動。
所述的焊縫定位部分與紅外線或位移傳感器控制部分相連。
所述的夾具與伺服電機相連。
所述的兩套夾具之間設置有觀察、防護用的擋板。
本發明設置有兩套夾具,裝夾工件與焊接作業同時進行,節省了裝夾工件的待機時間,使焊接過程可以往復不間斷地連續。而兩端環縫由雙焊槍同時作業,加快了焊接工作速度。由傳感系統控制焊縫點,可調節焊接裝置精確定位;旋轉夾具將筒體360度轉動,避免了固定焊槍的作業死角如:工件的底部;相比人工焊接、單槍焊接甚至焊接機器人都具有快速、精確的優勢;相比進口焊接機器人大大降低成本并彌補了機器人焊槍不能360度全方位旋轉的缺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焊接裝置主視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明裝夾轉臺1和夾具2的側視示意圖;
附圖圖號說明
裝夾轉臺????????????1????夾具????????????????????2
焊接部分????????????3????焊縫定位部分????????????4
筒體????????????????5
具體實施方式
見附圖1、2,本發明的焊接裝置由裝夾轉臺1、夾具2、焊接部分3和焊縫定位部分4構成;裝夾轉臺1可單次沿縱軸(軸)旋轉180度,其上設置兩套夾具2;當其中一套夾具2位于焊接工位時另一套位于待裝工位,操作者可以卸下焊接完成的筒體5,并裝上待焊筒體5;該筒體5可以為各種規格形狀的筒體,如圓形、橢圓形、跑道形、多邊形等;然后,通過旋轉裝夾轉臺1,而實現往復輪換以提高工作效率。
夾具2由伺服電機驅動,可以勻速沿橫軸(X軸)旋轉一周,使夾持的待焊筒體5所有需焊接部位都可以通過焊接部分3進行焊接。而為便于觀察和保護操作者,兩套夾具2之間設置有觀察、防護用的擋板。
焊接部分3也設置有兩套,并與焊縫定位部分4相連;焊接部分3可以作X、Y、Z軸方向的移動。在焊接時,焊縫定位部分4與紅外線或位移傳感器控制部分相連,實現精確定位。
本發明自動焊接裝置根據機、電、焊一體化的原理,采用PLC控制系統;首先將待焊筒體5放在裝夾具2上(注意直縫向上),雙手按動開關,夾具2的左側氣缸推進將筒體5夾緊;爾后,裝夾轉臺1順時針旋轉180度,將筒體5轉至待焊接工位。定位傳感器偵測焊縫(簡體重疊處)精確位置后,先由焊接部分3的左槍快速至另一端進行直縫焊接;待直縫焊接完成,焊接部分3的左右兩邊焊槍同時焊接端縫。焊接作業時,焊槍根據指令只作上下微調定點焊接,而夾具2則配合作360度勻速旋轉,直至端縫焊接完成;兩邊焊槍自動退出。裝夾轉臺1按順時針旋轉180度,使兩夾具2的工位換位。原焊接位換至待裝位,進行卸載,后進行新工件裝夾;而待裝位換至待焊接位置,開始新一輪焊接作業,如此反復循環。
以上是對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描述,但并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凡依前述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得之等效技術方案,皆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聯能機電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聯能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2808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