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聚烯烴高效耐熱氧化復合型抗氧劑及其生產工藝和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27358.3 | 申請日: | 2007-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67030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宇;王朝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華南精細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00 | 分類號: | C08L23/00;C08K5/524;C08J5/18;C08K5/13;C08K5/17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華輝;周端儀 |
| 地址: | 529141廣東省江門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烯烴 高效 耐熱 氧化 復合型 抗氧劑 及其 生產工藝 應用 | ||
1.一種新型聚烯烴高效耐熱氧化復合型抗氧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計算包括以下組分:受阻酚類抗氧劑20%~75%,亞磷酸酯類抗氧劑20~75%,金屬離子螯合組分5%~50%;所述的金屬離子螯合組分中至少含有雙酰胺金屬離子螯合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烯烴高效耐熱氧化復合型抗氧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離子螯合組分中還含有受阻酚抗氧化結構,和/或草酰胺形式的半受阻胺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烯烴高效耐熱氧化復合型抗氧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阻酚類抗氧劑選用通式為
的化合物,其中,R1選自C1~8的直鏈或支鏈飽和烷基;R2選自C1~8的直鏈或支鏈飽和烷基;R3選自含P、N、O、S等非金屬元素的高分子或低分子量烷基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烯烴高效耐熱氧化復合型抗氧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亞磷酸酯類抗氧劑選用通式為
的化合物,其中R1、R2、R3選自脂肪族或芳香族烷基或含P、N、O、S等非金屬元素的脂肪族或芳香族烷基。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烯烴高效耐熱氧化復合型抗氧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離子螯合組分選用通式為
的化合物,其中R1選自C1~8的直鏈或支鏈烷基;R2選自C1~8的直鏈或支鏈烷基;R3或不存在,或選自C1~8的烷基、不飽和烴基、雙?;?,或含P、N、O、S等非金屬元素的C1~8的烷基、不飽和烴基、雙?;?;R4選自H,或CH3;R5選自H,或CH3;R6選自含O、S等非金屬元素的脂肪?;蚍枷沲;?;m可為0,1,2,3。
6.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烯烴高效耐熱氧化復合型抗氧劑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①有溶劑或無溶劑存在下的物理混合;②氣流粉碎。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聚烯烴高效耐熱氧化復合型抗氧劑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①的物理混合在攪拌釜中進行,溫度為60~150℃,真空度為-0.01~-0.5MPa。
8.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烯烴高效耐熱氧化復合型抗氧劑,在聚烯烴制品,尤其是在薄制品中的應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聚烯烴高效耐熱氧化復合型抗氧劑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計算,所述復合型抗氧劑在聚烯烴制品中的用量為0.1%~3%,在聚烯烴棚膜中的用量為0.1%~1%,棚膜厚度為0.04~0.80mm。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聚烯烴高效耐熱氧化復合型抗氧劑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聚烯烴高效耐熱氧化復合型抗氧劑產品直接與樹脂料混合應用或者在應用前先與其它功能性助劑共同制成母粒,再進行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華南精細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廣東華南精細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2735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對粉末壓實和包覆的額外改進
- 下一篇:血管內器具用多功能生物兼容涂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