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六氟化硫回收回充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25610.7 | 申請日: | 2007-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564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0 |
| 發明(設計)人: | 祁炯;杜曉峰;鐘世強;范明豪;鄭玉敏;蘇鎮西;王磊;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1B17/45 | 分類號: | C01B17/45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金惠貞 |
| 地址: | 230022***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六氟化硫 回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氣設備滅弧氣體六氟化硫的回收回充裝置。
背景技術
國家電網公司向社會承諾環保義務,要求高壓電氣斷路器、高壓電流互感器內的滅弧氣體六氟化硫必須經回收并處理后再回充利用,而不再將該溫室氣體直排大氣。
目前國內外生產的回收回充設備均配套采用大型的貯液罐。在回收和處理過程中,貯液罐內的六氟化硫氣體最終需分灌到40L左右容量的鋼瓶(可容約50kg六氟化硫)中,進行處理后回充,但國內目前現有的各型進口或國產回收設備灌鋼瓶時只能灌到20kg左右。達到該臨界點后,因氣液相壓力飽和而不能再灌充。再強行灌充則耗時極長大為耗能,無實際意義。因此,需要一種新型的設備,能配合回收回充設備使用,保證設備的灌瓶速度和能力,以節約能耗,便于處理和運輸。
目前國內外生產的回收回充設備均自帶處理功能,但其處理能力不強,達不到新的國家電力六氟化硫新氣標準。生產廠家在其六氟化硫生產過程中,有著專門的工業流程以保證新氣的純度,但其設備規模較大。也就是說,目前國內外沒有專門的、處理能力達到國家六氟化硫新氣標準的小型化處理設備。因此,需要一種小型化且處理能力強、處理效果好的處理設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小型化的、操作簡便、能對六氟化硫氣體進行初步處理的六氟化硫氣體回收回充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六氟化硫回收回充裝置包括氣路部分和電氣控制部分,其中,
氣路部分包括手動閥V1、V4、V10,常閉型電磁閥V2、V3、V5、V6、V7、V8、V9,過濾減壓閥,減壓閥,安全閥,單向閥,數顯真空計,氣壓表PG1、PG2、PG3、PG4,真空泵,緩沖罐,吸附裝置,冷卻風扇,空分裝置,空壓機。
其中,從充滿六氟化硫氣體的設備接口依次經過手動閥V1、電磁閥V2、過濾減壓閥、緩沖罐、空壓機入口安全閥、空壓機、空壓機出口安全閥、單向閥、吸附裝置、冷卻風扇、空分裝置、電磁閥V3、手動閥V4至鋼瓶接口構成一條氣路,手動閥V1、電磁閥V2之間連接氣壓表PG1,緩沖罐連接氣壓表PG2,冷卻風扇與空分裝置間連接氣壓表PG3。
電磁閥V3、手動閥V4之間的氣路通過電磁閥V8、減壓閥、電磁閥V6構成的氣路與手動閥V1、電磁閥V2之間的氣路連接,電磁閥V8、減壓閥之間連接氣壓表PG4。
手動閥V1、電磁閥V2之間的氣路通過電磁閥V5與真空泵連接,電磁閥V5與真空泵之間連接數顯真空計VG和真空泵入口安全閥。
電磁閥V7同時聯接在電磁閥V5、數顯真空計VG、電磁閥V8和減壓閥之間。
電磁閥V9同時聯接在緩沖罐、空壓機入口安全閥、電磁閥V5和數顯真空計VG之間。
電氣控制部分包括手旋總開關Q0、相序保護器K00、交流接觸器K1、電動機保護開關Q1、Q2、Q3、真空開關F1、F2、交流接觸器K2、K3、K4、功率繼電器K11、K12、K13、K14、K15、K16、K17、K18、K19、K20、K2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安徽省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2561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