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管道敷設用吊夾具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10024517.4 | 申請日: | 2007-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0107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徐文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寶華建筑裝璜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3/11 | 分類號: | F16L3/11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朱偉軍 |
| 地址: | 2155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道 敷設 夾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管道敷設用吊夾具,用于使各種管道例如電線管、通訊線路管道、自來水管、消防專用管之類的管路敷設于建筑物的鋼梁上,屬于管道與鋼梁之間的過渡部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鋼梁結構的建筑物具有施工速度快、現(xiàn)場裝配效率高等優(yōu)點,因此近幾年來不乏見諸有大型公共建筑、標準廠房俱以鋼梁結構(也稱框架結構)的形式出現(xiàn)。但是對于鋼梁結構的建筑物在后續(xù)篇的裝飾裝潢、功能配套方面存在有某些不方便因素,例如當要將各種管道進行懸空敷設時,便很難將管道與鋼梁直接有機聯(lián)結,尤其是在不少情況下,為了保障鋼梁的強度,絕對不允許對鋼梁進行鉆孔、焊接,從而更加增大了裝飾裝潢、功能配套的技術難度。因此人們迫切希望有一種無需通過焊接或鉚接或在鋼梁上打孔而既能實現(xiàn)與鋼梁相固聯(lián)的并且還可提攜管道的部件,藉由該部件作為鋼梁與管道之間的過渡件。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任務是要提供一種管道敷設用吊夾具,它無需通過焊接或在鋼梁上打孔而實現(xiàn)與鋼梁聯(lián)結并且還能保障對管道的提攜。
本發(fā)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管道敷設用吊夾具,它包括一用于配置到建筑物的鋼梁上去的鋼梁夾持體和用于提攜管道的管道提攜體,該管道提攜體與鋼梁夾持體配接。
本發(fā)明所述的鋼梁夾持體由彼此聯(lián)結的并且互為對稱的第一、第二壁體構成為U形,在第一壁體上開設有孔,而在第二壁體上開設有用于接應管道提攜體的接應孔。
本發(fā)明所述的第一、第二壁體的兩側分別構成第一、第二折邊。
本發(fā)明所述的第一、第二折邊的折邊上構成有齒。
本發(fā)明所述的第一、第二折邊的任擇一對折邊上構成有齒。
本發(fā)明所述的第二折邊上構成有齒。
本發(fā)明所述的孔為螺紋孔或光孔。
本發(fā)明所述的管道提攜體包括一對彼此形狀相同的第一、第二夾片,第一、第二夾片的中部分別構成半圓狀,下端各開設有通孔,上端分別構成有定位舌。
本發(fā)明所公開的技術方案只要將鋼梁夾持體夾持于鋼梁上,再由與管道相聯(lián)結的管道提攜體同鋼梁夾持體配接,從而能使管道以鋼梁為載體完成敷設,可避免對鋼梁開孔、焊接,藉以保障鋼梁的強度。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結構兼應用實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附圖,作為鋼梁夾持體1,優(yōu)選的形狀為由第一、第二壁體11、12聯(lián)結成整體上的U形,并且在使用狀態(tài)下呈偏轉90°的U形體。第一壁體11上開設既可以光孔也可以是具螺紋的孔111,用來供作為迫緊件的螺栓4穿過。第二壁體12上開設有接應孔121,用來供管道提攜體2與鋼梁夾持體1的聯(lián)結。由圖見,在第一、第二壁體11、12的兩側通體地構成有第一、第二折邊112、122,其中在第二折邊122上還加工有齒1221。如果在第一折邊112上也加工出齒,也就是說,第一、第二折邊112、122同具齒,則應當是可行的,還有,僅在第一折邊112上設齒而省去第二折邊122上的齒,則仍是可行的,因此不能以齒的位置來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齒1221能達到對鋼梁5的咬持作用。
請繼續(xù)見附圖,給出的管道提攜體2的作用是挽持管道6,它是由一對彼此形狀相同的第一、第二夾片21、22拼合而成。以第一夾片21為例,其中部構成為半圓狀,下部構成為聯(lián)結舌211,聯(lián)結舌211上開設通孔2111;上部構成為定位舌212,用來伸入到接應孔121中。
申請人結合附圖簡述本發(fā)明的應用,按圖示狀態(tài)將本發(fā)明的鋼梁夾持體1配置到圖中以虛線示出的鋼梁5上,然后用螺栓4穿入孔111并且旋及到鋼梁5上,從而將鋼梁夾持體1固定于鋼梁1上。將挽有管道6的管道提攜體2通過聯(lián)結舌211伸入到接應孔121中,并且將聯(lián)結舌212的末端折彎形成聯(lián)結舌定位腳2121,一對第一、第二夾片21、22的下部即聯(lián)結舌211部位用螺釘3穿過通孔2111再用螺母31定位。這樣便實現(xiàn)了將管道6通過管道提攜體2、鋼梁夾持體1敷設于鋼梁5上,即以鋼梁5為載體完成懸空敷設,整個過程中不存在與鋼梁5的焊接或對鋼梁開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寶華建筑裝璜材料有限公司,未經(jīng)常熟市寶華建筑裝璜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2451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