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及其構造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10024464.6 | 申請日: | 2007-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626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陶禮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陶禮德 |
| 主分類號: | E04D13/18 | 分類號: | E04D13/18;F24J2/04;F24J2/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2000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板 模塊 式集熱 屋面 及其 構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供熱設備領域,確切地說是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及其構造方法。
背景技術????目前太陽能平板集熱器大都是以每塊集熱器為單位使用,如采用兩塊以上集熱器連接使用時,左邊一塊與右邊一塊,上邊一塊與下邊一塊之間,有很大的空隙,起不到整體連片的防雨防風的屋面作用。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任務是將平板集熱器模塊連片組裝成大面積集熱屋面,形成具有防雨、集熱功能的整體屋面,實現以太陽能集熱器替代建筑屋面的目的。
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發(fā)明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采用兩塊以上集熱器橫向排列組裝,采用兩排以上集熱器縱向陣列組裝,使左邊一塊集熱器與右邊一塊集熱器之間透明蓋板面上的雨水通過工形夾邊條、U形夾邊條有效導流防漏;上邊一塊集熱器與下邊一塊集熱器之間透明蓋板上面的雨水通過上下透明蓋板交錯搭接有效導流防漏;將每排集熱器內的集管與集管之間通過軟連通管串接導通,并將這些集熱器邊框下面用集熱器附件、螺絲安裝在支架及屋面上,構成具有防雨、集熱功能的太陽能屋面。
本發(fā)明的特點:平板型模塊結構設計,便于太陽能屋面的標準化設計、安裝,工程安裝省工省料,集熱器邊框密封性好,集熱器與集熱器之間防漏可靠,維修方便,生產工藝簡化,產品成本低。
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闡述:
圖1是本發(fā)明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正面圖。
圖2是本發(fā)明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正面及局部剖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A-A剖視圖。
圖4是本發(fā)明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U形夾邊條橫截面圖。
圖5是本發(fā)明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F型夾邊條橫截面圖。
圖6是本發(fā)明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工形夾邊條橫截面圖。
圖7是本發(fā)明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弓形邊框橫截面圖。
圖8是本發(fā)明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B-B剖視圖。
圖9是本發(fā)明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C-C剖視圖。
圖10是本發(fā)明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A排集熱器1塊的內部構造圖。
圖11是本發(fā)明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平板型集熱器正面圖。
圖12是本發(fā)明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平板型集熱器內部構造圖。
圖13是本發(fā)明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D-D剖視圖。
1.U形夾邊條??2.工形夾邊條??3.A排集熱器4.B排集熱器??5.B排集熱器U形夾邊條??6.B排集熱器工形夾邊條??7.n多排集熱器8.n多排集熱器U形夾邊條??9.n多排集熱器工形夾邊條??10.A排集熱器1塊11.A排集熱器2塊??12.A排集熱器n多塊??13.A排集熱器透明蓋板??14.B排集熱器1塊??15.B排集熱器2塊??16.B排集熱器n多塊??17.B排集熱器透明蓋板??18.n多排集熱器1塊??19.n多排集熱器2塊??20.n多排集熱器n多塊??21.n多排集熱器透明蓋板??22.密封膠條??23.弓形邊框??24.側保溫板??25.保溫背板??26.集管??27.集熱板??28.排管??29.緊定箍??30.軟連通管??31.夾邊條上邊??32.槽??33.夾邊條側邊??34.集水槽??35.夾邊條下邊??36.F型夾邊條蓋槽板??37.工形夾邊條中筋??38.膠條槽??39.凸筋40.弓形外槽??41.弓形邊框側立邊42.弓形邊框下邊43.集熱器附件??44.螺45.支架46.屋面47.上集管出水管48.下集管進水管49.F型夾邊條??50.透明蓋板??51.上集管??52.下集管??53.翹邊集熱板??54.集熱板芯。
具體實施方式????由圖1至3、5至8可知,本發(fā)明平板模塊式集熱屋面,由A排集熱器3、B排集熱器4、n多排集熱器7、支架45、屋面46構造而成。A排集熱器3由A排集熱器1塊10、A排集熱器2塊11、A排集熱器n多塊12集熱器構成;A排集熱器透明蓋板13、B排集熱器透明蓋板17、n多排集熱器透明蓋板21組裝集成的外周用U形夾邊條1扣接在弓形邊框23的凸筋39、密封膠條22之間;A排集熱器透明蓋板13、B排集熱器透明蓋板17、n多排集熱器透明蓋板21的上外下內交錯達接;A排集熱器透明蓋板13、B排集熱器透明蓋板17、n多排集熱器透明蓋板21內透明蓋板與透明蓋板的左右邊逢、用工形夾邊條2扣接在弓形邊框23的凸筋39、密封膠條22之間;A排集熱器3、B排集熱器4、n多排集熱器7內的集熱板芯54與集熱板芯54之間的排管28用軟連通管30、緊定箍29密封連通;A排集熱器3、B排集熱器4、n多排集熱器7的集熱器邊框下面用集熱器附件43、螺44從下至上列陣安裝在支架45、屋面46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陶禮德,未經陶禮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244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