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鐵路信號應急搶修電纜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10024279.7 | 申請日: | 2007-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0598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勤良;張培興;沈芳;沈水龍;張大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鼎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1/06 | 分類號: | H01B11/06;H01B7/02;H01B7/17;H01B3/42;H01B3/2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chuàng)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孫仿衛(wèi) |
| 地址: | 215233江蘇省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鐵路信號 應急 搶修 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鐵路信號應急搶修電纜。
背景技術
沿鐵路軌道線路全長度平行敷設的鐵路信號電纜主要承擔控制列車運行的軌道電路、點燈等信息傳輸任務。由于施工、災害等原因,有時會導致信號電纜中斷,鐵路信號電纜一旦發(fā)生中斷,將立即造成列車停車或危及行車安全等事故的發(fā)生。
現有的各類鐵路信號電纜,包括鐵路數字信號電纜、內屏蔽信號電纜、鐵路計軸信號電纜、綜合屏蔽信號電纜等一般是按照地下直埋固定敷設而設計,電纜外部通常包裹有鋁護套、鎧裝鋼帶等屏蔽防護層,電纜彎曲半徑一般大于電纜直徑的25倍,彎曲半徑有限;電纜絕緣纜芯導線可達61芯且為單股銅線制成,不能承受反復彎曲使用。因此當信號電纜出現中斷時,如用同類電纜進行接續(xù)恢復,工程量較大,操作復雜,施工時間長,影響了鐵路的正常行車。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克服了現有鐵路信號電纜應急搶修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高屏蔽、高柔性、能反復彎曲使用的路信號應急搶修電纜。
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鐵路信號應急搶修電纜,包括至少一組四線組、包覆在所述的所有四線組外的彈性緩沖層、包覆在所述的彈性緩沖層外的編織屏蔽層、包覆在所述的編織屏蔽層外的外護套;所述的四線組包括絞合的四組芯線以及包覆在所述的四組芯線外的包帶;所述的芯線包括軟線芯、包覆在每個所述的軟線芯外的絕緣帶、包覆在所述絕緣帶外的編織屏蔽帶、包覆在所述編織屏蔽帶外的聚酯包帶。
所述的彈性緩沖層與所述的彈性緩沖帶的材料均為硅橡膠;所述的多組四線組之間采用星絞方式絞合;所述的四線組內的所述的四組芯線采用兩兩SZ絞合,再將所述的兩兩絞合后的兩組芯線SZ絞合的方式絞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編織屏蔽層、編織屏蔽帶的使用極大的提高了電纜對外界電磁的抗干擾能力;硅橡膠材料的彈性緩沖層、彈性緩沖帶既極大的改善了電纜的柔軟性、使電纜能夠適應反復彎曲的要求,也增加了電纜的抗老化能力、提高了電纜的耐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鐵路信號應急搶修電纜的剖面圖;
圖2是四線組的剖面放大圖;
圖3是芯線的剖面放大圖。
其中,1、四線組,11、芯線,12、包帶,111、軟線芯,112、彈性緩沖帶,113、編織屏蔽帶,114、聚酯包帶;2、彈性緩沖層,3、編織屏蔽層,4、外護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一種鐵路信號應急搶修電纜,包括至少一組四線組1、包覆在所述的所有四線組1外的彈性緩沖層2、包覆在所述的彈性緩沖層2外的編織屏蔽層3、包覆在所述的編織屏蔽層3外的外護套4。所述的多組四線組1之間采用星絞方式絞合。
參見圖2,所述的四線組1包括絞合的四組芯線11以及包覆在所述的四組芯線11外的包帶12。所述的四線組1內的所述的四組芯線11采用兩兩SZ絞合,再將所述的兩兩絞合后的兩組芯線SZ絞合的方式絞合。
參見圖3,所述芯線11包括軟線芯111、包覆在每個所述的軟線芯111外的彈性緩沖帶112、包覆在所述的彈性緩沖帶112外的編織屏蔽帶113、包覆在所述的編織屏蔽帶113外的聚酯包帶114。
所述的彈性緩沖層2、以及所述的彈性緩沖帶112采用硅橡膠材料,既極大的改善了電纜的柔軟性、使電纜能夠適應反復彎曲的要求,也增加了電纜的抗老化能力、提高了電纜的耐磨性。所述的編織屏蔽層3、以及所述的編織屏蔽帶113采用不銹鋼或銅絲材料,極大的提高了電纜對外界電磁的抗干擾能力。
所述的每個包帶12采用不同顏色,每個所述的包帶12內的所述的各個聚酯包帶114采用不同顏色,使用時非常易于識別對應的芯線11,大大提高了鐵路信號電纜應急搶修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鼎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通鼎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2427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