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預硫化罐的輪胎進出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24141.7 | 申請日: | 2007-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0009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09 |
| 發明(設計)人: | 羅仁育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固(張家港)橡膠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5/02 | 分類號: | B29C35/02;B29C31/00;B29L30/00 |
| 代理公司: | 張家港市高松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黃春松 |
| 地址: | 215612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硫化 輪胎 進出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生產翻新輪胎用的預硫化罐,尤其涉及到預硫化罐中的輪胎進出裝置。
背景技術
將舊輪胎翻新使用可以節約自然資源,在舊輪胎翻新過程中使用預硫化罐對輪胎進行預硫化處理,預硫化過程中用電、蒸汽或導熱油對預硫化罐進行加熱,設備運行前可以在控制面板上調節好溫度、時間、輪胎內外壓力及真空壓力等技術參數。在預硫化罐上都設置有輪胎進出裝置用以將翻新輪胎載入預硫化罐中。目前常用的輪胎進出裝置其結構參見圖1所示,包括:固定在罐體1內壁頂部的“工”字形軌道2,軌道2上設置有若干掛鉤8,每個掛鉤8分別通過一對掛鉤滑輪9活動設置在軌道2上,掛鉤8的數量根據預硫化罐的大小而定,一般設置有二十只左右的掛鉤8。其操作使用方式為:首先把翻新輪胎7掛在掛鉤8上,通常一次只能將二至三條輪胎7推進預硫化罐內,然后依序將每條輪胎7上的內壓接口和真空接口分別通過內壓管路4和真空管路3用快速接頭與固定設置在罐體內壁上的內壓管路接頭5和真空管路接頭6對接;最后關上罐門,就可進行預硫化工藝。上述結構的輪胎進出裝置其缺點是:操作人員必須進出預硫化罐5~8次(依預硫化罐大小而定)才能將輪胎7掛滿預硫化罐中,如果經試壓發覺最里面的輪胎有漏氣現象,則操作人員又必須多次進入罐內把輪胎全部取出來再重頭裝一遍,這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還直接影響到產量;另外,操作人員進入罐內作業必須等待預硫化罐內溫度以自然或強制方式完成冷卻后才能進入,這又浪費了一大段時間,并且有損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將提供一種可以讓操作人員不必進入罐內就能將輪胎掛入或取出的預硫化罐的輪胎進出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預硫化罐的輪胎進出裝置,包括:罐體,在罐體內壁的頂部固定設置有固定軌道;其特點是:還設置有一根與固定軌道相配合的活動軌道,活動軌道的上端固定設置有滑輪座,滑輪座上設置有滑輪,滑輪活動設置在固定軌道上,掛鉤通過掛鉤滑輪活動設置在活動軌道上。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在罐體的入口處還設置有一個與活動軌道相配合的過橋軌道,過橋軌道與驅動架的一端固定連接,驅動架的中間活動支承在安裝座上,驅動架的另一端與氣缸的驅動端相連接,安裝座和氣缸均固定在罐體上。
另外,在活動軌道的外端設置有可與輪胎上的內壓接口和真空接口相連通的活動管路接頭模塊,在罐體上靠近罐門的地方設置有與罐體內的內壓管路和真空管路相連通的管路接頭模塊。
本發明的優點是:在預硫化罐中使用上述的輪胎進出裝置,操作人員可以不必進入罐內就能將輪胎整批次地掛入罐內或從罐內取出,大大節省了操作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也從根本上避免了高溫環境下作業存在的潛在危險。
附圖說明
圖1是背景技術中所述的預硫化罐的輪胎進出裝置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的預硫化罐的輪胎進出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所述的預硫化罐的輪胎進出裝置的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4是圖2中所示輪胎進出裝置的左視方向的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5是圖4中H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所述的技術方案、及其工作使用方式和優點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2、圖3、圖4、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預硫化罐的輪胎進出裝置,包括:罐體1,在罐體1內壁的頂部固定設置有“工”字形的固定軌道2;在罐體1內還設置有一根與固定軌道2相配合的“工”字形活動軌道3,其結構為:活動軌道3的上端固定設置有滑輪座31,滑輪座31上設置有滑輪32,滑輪32活動設置在固定軌道2上,掛鉤4通過掛鉤滑輪41活動設置在活動軌道3上,掛鉤4的數量可以根據罐體的大小而定。本實施例中,在罐體1的入口處還設置有一個與活動軌道3相配合的過橋軌道21,過橋軌道21與驅動架22的一端固定連接,驅動架22的中間活動支承在安裝座23上,驅動架22的另一端與氣缸24的驅動端相連接,安裝座23和氣缸24均固定在罐體1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固(張家港)橡膠工業有限公司,未經安固(張家港)橡膠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2414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地源熱泵中央空調用高效換熱管
- 下一篇:電子業務指南調度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