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水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23134.5 | 申請日: | 2007-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91841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阮建華;孫惠球;陳遠峰;李春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江南嘉捷電梯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富士電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17/032 | 分類號: | B01D17/0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陳忠輝;姚姣陽 |
| 地址: | 215122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水 分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水分離裝置,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分離或去除油脂或油狀物質或類似浮游物的裝置。
背景技術
含油廢處理設備種類較多,但在應用中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針對較小廢水處理量、在較小的容器里進行,一種是用在冶金等工業過程中大面積大處理量、有吸附式及浸潤式等。設備多由動力裝置、箱體、進水口、出水口、排油口、隔水板、聚油網、聚油槽及投料設施等部分構成。其不足之處主要在于:設備龐大、運作程序繁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能源做動力,油與水的分離率低。
目前,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的安裝環境主要為室內,隨著人類物質文化生活的不斷提高,經濟的迅速發展,安裝于戶外的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逐漸增多,與此同時,隨著人類環保和節能的意識不斷提高,對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下機坑的油和水進行有效的分離便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油水分離裝置種類多樣,但都需要液壓控制或相應電器控制,結構復雜,安裝維護保養都不方便,成本高、易損壞。
因此,設計一種新型無需外加動力自動油水分離的裝置,將是一項值得研究的重大技術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外加動力的自動分離油分的裝置,不需要能源做動力而自行流動,可提高油與水的分離率,適用于生活與生產所排放污水的無動力自流油水分離裝置產品。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油水分離裝置,包括油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槽的內側設有集油盒,在所述集油盒的上方設有方管,在所述方管的上方設有方蓋;所述油槽和所述集油盒之間形成兩個封閉的腔式,且內側腔室的高度低于外側腔室的高度,置于集油盒上方的方管將油槽和集油盒之間形成的內側腔式一分為二、形成的兩個腔室在下端相通,置于方管上方的方蓋將油槽自身的腔室一分為二、形成的兩個腔室在下端相通,從而,由外向內共形成四個腔室。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油水分離裝置,其中,所述油槽、集油盒、方管及方蓋呈參次排列形成四個腔室,其腔室之間相互形成“S”通道。
前述的油水分離裝置,其中,所述油槽的上方設有進口。
前述的油水分離裝置,其中,所述油槽的側壁上開有排污口。
前述的油水分離裝置,其中,在方管與集油盒之間所形成腔室的側壁上開有排污口。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主要體現在:
本發明充分利用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原理,水和油的混合物流入該裝置內,通過油、水多級過濾,實現油與水的充分分離;無需外加動力自動完成油水分離的過程,廢油和水自動分流;油水分離自動進行,無需專人操作,勞動強度低,分離過程簡潔,分離效果可靠,水面除油率高。與現有技術的油水分離裝置相比,本發明技術方案避免了復雜液壓或電器裝置的使用,設計簡潔實用、結構新穎,安裝方便,人工維護、維修成本低;能適應廢油粘度高而且不穩的工況,尤其適用于戶外安裝的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或類似設備的下機坑內,進行油水分離,環保節能性好,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顯著,應用前景看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圖1: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3:圖1的A-A剖面圖;
圖4:圖1的B-B剖面圖;
圖5:油槽的主視圖;
圖6:油槽的俯視圖;
圖7:集油盒的主視圖;
圖8:集油盒的俯視圖;
圖9:水在本發明裝置各個腔室內的流向圖。
圖中各附圖標記的含義見下表:
1-油槽,2-集油盒,3-方管,4-方蓋,I-第一腔室,II-第二腔室,III-第三腔室,IV-第四腔室;
具體實施方式
圖1~8,油水分離裝置,包括油槽1、設置于油槽1內側的集油盒2、設置于集油盒2上方的方管3、設置于方管3上方的方蓋4。油槽1和集油盒2之間形成兩個封閉的腔式,內側腔式的高度低于外側腔室的高度,方管3置于集油盒2的上方將原本由油槽1和集油盒2之間形成的內側腔室再一分為二,形成的兩個腔室在下端相通;方蓋4置于方管3的上方將油槽1自身的腔室一分為二,形成的兩個腔室在下端相通;油槽1、集油盒2、方管3及方蓋4呈參次排列形成四個腔室,其腔室之間相互形成“S”通道,油槽1的上方設有進口,油槽1的側壁上還開有排污口。在方管3與集油盒2之間所形成腔室的側壁上也開有排污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江南嘉捷電梯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富士電梯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江南嘉捷電梯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富士電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2313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甲醇脫原油、重質燃料油中的水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制備美他多辛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