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癌癥顯影、診斷及治療上的免疫微脂體及其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22845.0 | 申請日: | 2007-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62016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31 |
| 發明(設計)人: | 翁竣一;黃金麟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州伯克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江蘇省納米生命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A61K9/127 | 分類號: | A61K9/127;A61K49/06;A61K47/34;A61K31/704;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3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癌癥 顯影 診斷 治療 免疫 微脂體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癌癥顯影、診斷及治療上的免疫微脂體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癌癥在現代各項所謂文明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當中,并沒有隨著醫學進步及人類對于該病癥的了解而在患病率、存活率、年齡階層有得到顯著的改善。根據2007年美國癌癥學會(American?CancerSociety)統計資料而論,美國每四人死亡當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癥,每天有超過1,500人死于癌癥,是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NIH)估計,2006年癌癥相關費用即達到美金兩千零六十三億(US$206.3billion),其它國家也有類似的趨勢,可見人類對于癌癥預防與治療的龐大需求。現代西醫治療癌癥所采用的化學療法(chemotherapy)一般乃將具有細胞毒性之分子例如doxorubicin、irinotecan以適當劑量讓病人服用,借由其毒性經循環系統輸送到體內的癌癥組織達到破壞癌細胞之功用。然而其毒性因不具選擇性,因此對服藥者身體其它健康的正常組織及細胞也造成毒性(systemic?toxicity),造成病人免疫系統功能降低、器官功能受到干擾,并產生如嘔吐及掉發等諸多副作用和不適癥狀,破壞了原來使用化療真正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一種用于癌癥顯影、診斷及治療上的免疫微脂體,它不但可應用于治療多種病癥,包括國內死因排名較高的結腸癌/直腸礙和乳腺癌及肺癌的標靶顯影,診斷,標靶治療,增加藥物的靶向性和治療效果。
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癌癥顯影、診斷及治療上的微脂體的應用,它可以用于癌癥治療的標靶治療法,在給藥的過程中用于搭載藥物進行治療,可以提高藥物的靶向性和治療效果,降低副作用。
本發明的組份為二硬脂酰磷脂酰膽堿,膽固醇以及單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單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是一個接有中性親水高分子PEG的脂肪分子,PEG組成單元為CH2CH2O。
本發明二硬脂酰磷脂酰膽堿含量為60-70mol%,膽固醇為30-40mol%,單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為1-5mol%。本發明可以搭載治療抗癌藥物,抗癌藥物為阿霉素。微脂體的組成成分中參入功能化的脂質分子,藉由特定的官能基,將不同的抗體或抗體片段以化學鍵結方式接著于微脂體表面,形成免疫微脂體。添加脂質分子的一種方法為先在微脂體組成原料中,加入具有活性官能機的脂質分子得微脂體表面具有能夠與活化后的單株抗體或抗體片段產生化學作用而耦合。添加脂質分子的另一種方法為另外也可以利用非共軛鍵來完成連結,首先形成干燥的脂質薄膜,然后以水性溶液將脂質均勻混合,一旦脂質薄膜經水混合并打碎后,之后再經由超音波震動或者是納米孔洞擠壓,通常只要選擇特定大小的納米孔洞高分子薄膜來作為擠壓式的媒介,就可以得到特定大小的微脂體,作為進一步化學修飾的基本成分。
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后,本發明不但可以在治療癌癥中藥物傳遞系統能有效地在生理溫度的環境下維持一定的穩定性,并在適當的時機釋放藥物,進行標靶治療,此組成成分具有高于生理溫度的相變溫度,能夠在合成階段調控環境溫度裝載藥物,并且在降低溫度后讓藥物于微脂體內部空間形成穩定類結晶結構,同時使雙層微脂體分子流動性降低,形成半液晶狀態,有效地避免破壞病人身體的其他正常組織,而且可通過與癌細胞結合后應用結腸癌/直腸礙和乳腺癌及肺癌的標靶顯影,診斷。另外它可以搭載多種藥物,適用范圍廣。本發明的組分中采用了mPEG2000-DSPE是一個接有中性親水高分子poly(ethyleneglycol)(PEG)的脂肪分子,PEG組成單元為(CH2CH2O),經由多年的各項研究已經證實具有高度的生物兼容性,本發明的表面一旦包含有PEG份,即可有效躲避人體內RES及免疫系統的清除,增加在體內的流通時間,促使微脂體藥物能更有效地到達腫瘤組織。本發明在合成微脂體的組成成分中參入功能化的脂質分子,由特定的官能基,將不同的抗體或抗體片段以化學鍵結方式接著于微脂體表面,形成免疫微脂體,對于抗體所辨認的細胞特征產生高度的專一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與其他四種治療藥物對比后的效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州伯克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江蘇省納米生命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未經泰州伯克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江蘇省納米生命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228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