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節能減振型流量放大閥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18824.1 | 申請日: | 2007-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5587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冀宏;譚正生;王崢嶸;張瑋;魏列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蘭州振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斌 |
| 地址: | 730050***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節能 減振型 流量 放大 | ||
1、節能減振型流量放大閥,包括液動比例換向閥(2)、安全閥(3)、定差溢流閥(4),液動比例換向閥(2)包括主閥心(5)、小閥心(13)、彈簧(7)、小閥彈簧(16)、閥體(12)、右閥蓋(10)、左閥蓋(11),主閥心(5)由擋圈(6)、彈簧(7)、彈簧座(8)、空心螺釘(9)、右閥蓋(10)保持在閥體(12)的中位,主閥心(5)內的小閥心(13)由小閥擋圈(15)、小閥彈簧(16)、螺釘(17)、小閥彈簧座(18)、螺堵(19)保持在主閥心(5)內的中位,其特征在于主閥心(5)的中部有四個節流槽組,四個節流槽組關于主閥心(5)上的中線(SS)對稱,中線(SS)兩側的節流槽組分別由成對的第一進油槽(5a)、第二進油槽(5b)、第三進油槽(5c)、第四進油槽(5d)組成,另外兩個節流槽組分別由成對的第一回油槽(5e)、第二回油槽(5f)、第三回油槽(5g)、第四回油槽(5h)組成,四個節流槽組分別與閥體(12)上的第一進油節流邊(12a)、第二進油節流邊(12b)、第一回油節流邊(12c)、第二回油節流邊(12d)構成了四個主閥口,主閥心(5)兩端的導閥節流槽(5i)分別與閥體(12)兩端的第一導閥節流邊(12e)、第二導閥節流邊(12f)構成了兩個導閥口,主閥心(5)的左側有第一環槽(5m)和第二環槽(5n),閥體(12)與之對應的位置上有引油環槽(12k),對應第一環槽(5m)的位置上,閥體(12)上有第一卸荷邊(12g)和第二卸荷邊(12h),閥體(12)上有七個外接油口,油口P接液壓泵出口,油口T接油箱,油口A和B接液壓執行元件,油口PC接定差溢流閥(4)的彈簧腔,油口L和R接轉向器的輸出油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減振型流量放大閥,其特征在于主閥心(5)為滑閥,其上有第一徑向孔(5j)、通孔(5k)、第二徑向孔(5l)和第三徑向孔(5o)。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減振型流量放大閥,其特征在于小閥心(13)為滑閥,其上有小閥第一徑向孔(13a)、小閥第二凸肩(13b)、小閥內孔(13c)、小閥第二凸肩(13d)、小閥環槽(13e)、小閥第二徑向孔(13f),小閥內孔(13c)的右端由球堵(14)封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減振型流量放大閥,其特征在于小閥第一凸肩(13b)、小閥第二凸肩(13d)分別封閉主閥心(5)上的第二徑向孔(5l)、第一徑向孔(5j),油口PC通過閥體(13)上的引油環槽(12k)、第一卸荷邊(12g)、主閥心(5)上的第一環槽(5m)、第二卸荷邊(12h)與回油T接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減振型流量放大閥,其特征在于主閥心(5)上的第二進油槽(5b)、第三進油槽(5c)、第四進油槽(5d)、第二回油槽(5f)、第三回油槽(5g)、第四回油槽(5h)均為U形槽,且U形槽為淺槽型,即U形槽的深度小于寬度尺寸,第二回油槽(5f)、第三回油槽(5g)、第四回油槽(5h)的長度和寬度分別與第二進油槽(5b)、第三進油槽(5c)、第四進油槽(5d)相等,但第二回油槽(5f)、第三回油槽(5g)、第四回油槽(5h)的深度分別比第二進油槽(5b)、第三進油槽(5c)、第四進油槽(5d)的深度小,第二進油槽(5b)、第三進油槽(5c)、第四進油槽(5d)的軸向長度逐次減小,第一進油槽(5a)為K形槽,第一回油槽(5c)為V形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減振型流量放大閥,其特征在于第一進油槽(5a)在主閥心(5)軸向方向的長度比第一回油槽(5e)短;第一進油槽(5a)與第一進油節流邊(12a)之間的封油長度大于第一回油槽(5e)與第一回油節流邊(12c)之間的封油長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減振型流量放大閥,其特征在于導閥節流槽(5i)的形狀為V形槽,導閥節流槽(5i)與第一導閥節流邊(12e)之間的封油長度為負值,即導閥口為正開口形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理工大學,未經蘭州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882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止硫化蒸汽進入橡套電纜的方法
- 下一篇:從粉煤灰和煤矸石中回收氧化鐵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