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鈦基復合管棒材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18610.4 | 申請日: | 2007-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118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趙金池;任宗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雞市亞鈦新金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37/04 | 分類號: | B21C37/04;B21C37/06;B23P13/00;B21C23/22;B21C1/16;B21B1/16;B21B23/00;C21D9/70;C21D1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涂秀清 |
| 地址: | 721001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管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鈦基復合材料制造方法領域,尤其是鈦基復合棒材的制造方法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電鍍、電解、濕法治金等領域中,鈦基復合棒材一般用作電極、導體,它的材芯是銅、鋁等金屬棒材,周面為一層金屬鈦,外型則根據需要采用不同的形狀,一般按鈦基復合棒材的外形橫截面分類,主要分為圓形、矩形、多邊形、鼓形及其他形狀,常用爆炸復合或爆炸復合+熱軋制法等施加外力的作法使得金屬鈦層與其他金屬層相貼合并改變外形的方法來制取。制造過程復雜且難以控制,因此存在成品率低、光潔度差、貼合缺陷較多、生產效率低下及生產成本較高等不利因素。
例如:鈦銅復合棒的國家標準GB/T?12769-2003,鈦銅復合棒就是通過爆炸復合法或爆炸復合+熱軋制法等方法來制造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是提供一種鈦基復合棒材的制造方法,使得復合棒材中的金屬鈦層與銅、鋁等其他金屬層貼合緊密、制造工藝簡單高效、提高產品品質并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選擇銅、鋁等金屬棒材作為材芯,將內徑尺寸與材芯相適應的金屬鈦管套在材芯上,采用拉拔+擠壓工藝使得金屬鈦管與材芯緊密貼合,隨后采用軋制工藝就可軋制成耐腐蝕且導電性能好的各種形狀的鈦基復合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鈦基復合棒材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施力均勻,有效避免了因施力不勻而造成的貼合缺陷,制造方法簡單高效,品質高且生產成本低,避免因貼合缺陷而造成的材料浪費。
附圖說明
圖是鈦基復合棒剖面圖;
圖中1.材芯,2.鈦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中,首先采用車床車制內外圓、化學酸洗等機械及化學方法對材芯(1)的外壁、鈦管(2)的內壁進行清潔處理并充分干燥后,在材芯(1)的外壁套上鈦管(2),通過拉拔及擠壓工藝將材芯(1)的外壁與鈦管(2)的內壁緊密貼合,再通過軋制將其軋制成橫截面為矩形、多邊形等各種形狀的鈦基復合棒材。
為了取得良好的軋制效果,可采用電阻爐惰性氣體保護加熱并保溫一定時間后再軋制,期間加熱溫度為750℃-900℃,保溫時間為10至30分鐘。
軋制時的首道次加工率可定為30%至50%,總變形量為成品的3至5倍,例如,采用直徑為60mm的鈦基復合材,將其加工成65×12的矩形鈦基復合材,首道將其軋制成厚度為30mm,橫截面面積為1800mm2,最后軋制成65×12的矩形鈦基復合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雞市亞鈦新金屬有限公司,未經寶雞市亞鈦新金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861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