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膠囊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18234.9 | 申請日: | 2007-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2729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24 |
| 發明(設計)人: | 師彥平;陳娟;劉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6 | 分類號: | A61K36/8966;A61K9/48;A61P1/04;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蘭州中科華西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曉佳 |
| 地址: | 730000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消化 性潰瘍 膠囊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膠囊,是以黃芪、白芍、當歸、桂枝、海螵蛸、浙貝母、陰行草、黃連、甘草中藥材為原料配伍而成,方中各味中藥材的重量份數為:黃芪100~500,白芍100~500,當歸60~180,桂枝60~180,海螵蛸60~180,浙貝母60~180,陰行草60~180,黃連10~100,甘草60~18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以黃芪、白芍、當歸、桂枝、海螵蛸、浙貝母、陰行草、黃連、甘草中藥材為原料,將海螵蛸粉碎,當歸、桂枝、陰行草提取揮發油,揮發油用β-環糊精包合,黃芪進行水提,白芍、浙貝母、黃連、甘草進行醇提,各提取液濃縮后經噴霧干燥制成細粉,再制成膠囊,每粒重0.3g。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驟:
A、海螵蛸粉碎成細粉,過篩,備用;
B、當歸、桂枝、陰行草加水8~20倍量,浸泡12小時,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油4~12小時,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備用;藥渣與黃芪加8~15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1~2小時,水煎液濾過,濾液備用;
C、白芍、甘草、浙貝母、黃連用6~10倍量50wt%~80wt%乙醇加熱回流2~3次,每次1~2小時,提取液合并,濾過,減壓回收乙醇,與水煎液、蒸餾后的水溶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1.25,噴霧干燥,得浸膏粉;
D、水蒸氣蒸餾提取的揮發油用β-環糊精進行包合;取相當于揮發油6-20倍量的β-環糊精,采用飽和水溶液法于30~60℃包合1~3小時,冷藏,抽濾,40℃以下干燥,研細備用;
E、浸膏粉加入海螵蛸細粉和適量乳糖或淀粉或微晶纖維素,制成顆粒,干燥,加入β-環糊精包合物,混勻,裝入膠囊,即得,每粒重0.3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8234.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