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吸附脫硫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18174.0 | 申請日: | 2007-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2291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7 |
| 發明(設計)人: | 俞樹榮;張婷;馮輝霞;王毅;王青寧;趙亞彬;李瀾;張飛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6 | 分類號: | B01D53/86;B01D53/48;B01J20/12;B01J23/70;B01J23/10;B01J23/06 |
| 代理公司: | 蘭州振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斌 |
| 地址: | 730050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吸附 脫硫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復合吸附脫硫劑,其特征在于該復合吸附脫硫劑含有凹凸棒石、活性氧化鋁、成型劑以及活性組分,以所述的凹凸棒石和活性氧化鋁為載體,按重量百分比計,凹凸棒石的含量為50~70%,活性氧化鋁的含量為20~40%,成型劑的含量為0.01~5%,活性組分的含量為0.1~10%,所述活性組分選自IB族、IIB族、VIIIB族和鑭系非貴金屬氧化物的一種或幾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吸附脫硫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組分選自鐵、鈷、鎳、銅、鋅、鑭系稀土金屬氧化物的一種或幾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復合吸附脫硫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棒石原礦取自甘肅臨澤或會寧產凹凸棒石礦中的一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合吸附脫硫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棒石原礦中凹凸棒石的含量在31~67%。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復合吸附脫硫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氧化鋁選自Y型或X-P型活性氧化鋁中的一種或幾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復合吸附脫硫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劑選自變性淀粉、羧甲基纖維素、硅溶膠、鋁溶膠中的一種或幾種。
7、復合吸附脫硫劑的制備方法,其步驟為:按權利要求1所述配比,將凹凸棒石、活性氧化鋁、成型劑和水混合均勻,將其陳化、造粒、干燥后焙燒;將焙燒后的物品用酸改性后,在一種含有活性組分的溶液中浸漬并焙燒,所述活性組分選自IB族、IIB族、VIIIB族和鑭系稀土金屬化合物的一種或幾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復合吸附脫硫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用酸選自有機酸,如醋酸,或無機酸,如硫酸、鹽酸、硝酸、磷酸中的一種或幾種;酸的濃度為0.1~5.0mol/L。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復合吸附脫硫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漬溶液濃度為1%至飽和,浸漬時間至少為1小時。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復合吸附脫硫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復合吸附脫硫劑制備時焙燒溫度為400~1000℃,焙燒時間至少為1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理工大學,未經蘭州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817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