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碳化鎢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耐磨磨輥及其制備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18137.X | 申請日: | 2007-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73786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21 |
| 發明(設計)人: | 許云華;牛立斌;王雙成;彭建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2C4/30 | 分類號: | B02C4/30;C22C19/05;C22C32/00;B23P15/00;B22F7/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創知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崇義 |
| 地址: | 710055***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碳化 顆粒 增強 金屬 復合材料 耐磨 及其 制備 工藝 | ||
1、一種碳化鎢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耐磨磨輥,其特征是:該耐磨磨輥由母體(1)、復合層(2)和外鋼圈(3)三部分組成,復合層(2)由鎳基合金和鑄造WC顆粒燒結而成,其中鎳基合金粉的組成,質量百分比C:0.7~0.8%,Si:3.5~4.5%,B:2.8~3.6%,Cr:11~14%,Fe:35~40%,其余為Ni,鎳基合金粉的粒度在105~140微米之間,碳化鎢的粒度按體積百分比1~1.5mm∶30~40%,0.5~1mm:25~35%,0.3~0.5mm:25~35%;所述鎳基合金與鑄造WC顆粒的體積比為2~3: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鎢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耐磨磨輥,其特征是:所述復合層(2)厚度為5~6mm。
3、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鎢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耐磨磨輥的制備工藝,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鑄造普通碳鋼的磨輥毛坯,機械加工后,得到母體(1),對母體(1)表面前期處理;
步驟2:用普通碳鋼卷制成外鋼圈(3),將外鋼圈(3)焊接在母體(1)上,得到空腔(2);
步驟3:將體積比為2~3:1鎳基合金粉和鑄造WC混合并球磨,然后注入到步驟2的空腔(2)內,并將其夯實,用鋼板(4)焊接成封閉體;
其中:鎳基合金粉的組成,質量百分比C:0.7~0.8%,Si:3.5~4.5%,B:2.8~3.6%,Cr:11~14%,Fe:35~40%,其余為Ni,鎳基合金粉的粒度在105~140微米之間,碳化鎢的粒度按體積百分比1~1.5mm:30~40%;0.5~1mm:25~35%;0.3~0.5mm:25~35%;
步驟4:將整個磨輥傾斜一定角度,使磨輥一個側面處于水平位置,與感應器(6)平行,在抽真空(5)狀態下,磨輥繞軸(7)以90~100mm/min速度旋轉,同時感應加熱;繞軸(7)旋轉一周后,停止加熱和旋轉,冷卻至室溫,即得到復合磨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鎢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耐磨磨輥的制備工藝,其特征是:步驟1采用鋼球對母體(1)表面進行噴丸前期處理。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鎢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耐磨磨輥的制備工藝,其特征是:步驟2空腔(2)厚度為5~6mm。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鎢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耐磨磨輥的制備工藝,其特征是:步驟4抽真空(5)到2~5×10-1Pa。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鎢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耐磨磨輥的制備工藝,其特征是:步驟4采用板式感應加熱器(6)。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鎢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耐磨磨輥的制備工藝,其特征是:感應頻率為6500~7000Hz,加熱功率為165~180Kw/h。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鎢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耐磨磨輥的制備工藝,其特征是:步驟4是傾斜后的磨輥,在感應加熱時,磨輥表面與感應加熱器(6)的距離大約3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未經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813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微小流量單座調節閥
- 下一篇:一種燃油加熱器水泵的安裝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