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方中草藥殺蟲劑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17846.6 | 申請日: | 2007-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3333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俊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俊榮 |
| 主分類號: | A01N65/02 | 分類號: | A01N65/02;A01P7/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達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文義 |
| 地址: | 712200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方 中草藥 殺蟲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領域,涉及一種殺蟲劑,特別涉及一種具有熏蒸、觸殺和胃毒作用、同時還具有殺菌、防治植物多種細菌性病害、增強營養及促進增產功能的復方中草藥殺蟲劑。
背景技術
人類在享受現代文明帶來的許多便利的同時,也飽嘗了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等帶來的惡果。化學農藥的長期使用就帶來了許多問題,如昆蟲產生抗藥性并導致農藥使用劑量的不斷加大,農產品如糧食、水果、蔬菜中產生殘毒,因此,現在西方許多國家已不再使用化學農藥,而改用生物防治和生物農藥來取代化學農藥。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長及人民健康意識和環保意識的加強,公眾對綠色食品的要求也與日俱增。同時,我國已加入WTO,農產品出口的需要也在呼喚無公害生物農藥,加之我國又是一個農業大國,農副產品的生產,農藥、農肥是提高品質質量必不可少的物質。根據各方資料調查,復方中草藥多功能產品基本沒有,現有的多為單一藥物提取物,原料緊缺,造價高,功效單一,無法批量投入市場,進行規模化生產。而常見的殺蟲劑大多都是采用化工合成的手段制成,不但毒性大,殘留多,易污染環境,而且還易使害蟲產生抗藥性。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復方多功能無公害中草藥殺蟲劑,該殺蟲劑有效的克服了其他生物農藥殺蟲單一,見效慢的缺點,不但殺蟲廣、迅速、無殘留,同時還要防治植物各類細菌性病害,并且長期使用不產生抗藥性,對植物無傷害,對人畜安全,不污染環境。
實現上述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復方中草藥殺蟲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比例份數的原料組成:
蕨??0.5~3份??????????????毛莨??10~15份
海韭菜??2份???????????????石龍芮??5~10份
醉馬草??3~7份????????????白屈菜??0.2~1份
無葉假木賊??1~5份????????野棉花??30~50份
曼陀羅??1~5份????????????木藥子??0.5~3份
白芷??0.5~1份????????????白頭翁??10~40份
野煙??20~40份子??????????龍葵??2~5份
毒芹??2~3份
本發明的殺蟲劑為純中藥制品,主要根據鱗翅目類植物害蟲的生理結構特點研制而成,具有熏蒸、觸殺和胃毒作用。藥液(粉)接觸蟲體后,可分解蟲體表面蠟質層,穿透肌丁質層,進入蟲體迅速擴散,使神經系統紊亂,代謝功能障礙而產生水腫,各節間原生孔(鱗翅目類害蟲呼吸器官)閉塞,導致缺氧窒息而死。藥液由口腔進入后,由感受器接受刺激,傳導至神經節,通過聯系神經元傳給運動神經元及與它聯系的反應器,產生痙攣而導致死亡,并非純粹毒殺。由于人等高等脊椎動物與昆蟲的生理結構不同,具備肝腎等排解毒組織,因此不會產生以上的系列反應。
在中草藥中含有相當量的有機活化物、生長調節劑和植物激素。按照定義,農藥及生長調節劑二者也沒有截然的界限,有的化合物在高濃度下,可起除草作用,但在低濃度下,則又調節植物生理過程的活性,在應用過程中同時起了植物調節劑作用,如內含的生物堿有刺激促進植物生長作用,所提取的有效成分中還含有不飽和內酯,具有抗菌、抗毒作用。
本發明殺蟲劑的用途和功能:
主要殺蟲對象:棉花和果樹的紅蜘蛛,柑橘的銹壁風、松毛蟲、菜青蟲、食心蟲、各種蚜蟲、刺蛾、棉鈴蟲、稻飛虱、稻螟蟲、潛葉蛾等害蟲及害蟲蟲卵。
殺菌功能:防治植物多種細菌性病害,如根腐病、白粉病、水稻白葉枯病,水稻細菌性條斑病,棉花、果樹葉斑病,果樹褐斑病,麥類銹病及柑橘類潰瘍病。
增強營養及促進增產:可參與植物細胞內所進行的氧化還原過程和生產調節的生理作用,促進增產、提高品質和增值作用。
本發明藥物組合物針對不同殺蟲對象,按不同份量,不同比例制成不同劑型,如可濕性粉劑、水劑等。
4、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殺蟲劑有效的克服了其他生物農藥殺蟲單一,見效慢的缺點,不但殺蟲廣、迅速、無殘留,同時具有殺菌、防治植物多種細菌性病害、增強營養及促進增產功能,并且長期使用不產生抗藥性,對植物無傷害,對人畜安全,不污染環境。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發明人給出的實施例和試驗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凡在本發明的配方范圍內所進行的等效變換均屬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俊榮,未經李俊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784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