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潛吸水泵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16979.1 | 申請日: | 2007-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7297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25 |
| 發明(設計)人: | 潘學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學洲 |
| 主分類號: | F04D13/10 | 分類號: | F04D13/10;F04D29/60;F04D29/7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1424***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吸水 | ||
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水泵,具體地說是一種具有潛吸功能的水泵。
背景技術??現有的水井一般被分為大口徑水井和小口徑水井,與之配套的潛水泵的安放也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用于大口徑水井的水泵使用時須橫放,才能最大限度地上水,但仍無法吸干浸泵之水。用于小口徑水井的水泵,受井口尺寸的限制使用時則須立放,由于水泵的吸水口與井底仍有0.3米左右的距離,實際上也無法將水吸干。水泵長時間置于水中,易于導致石墨套損壞。水泵長期浸于水中還有兩個問題,其一是水泵長時間連續工作會導致過熱受損,其二是冬季因溫度過低結冰損壞水泵。
另外,對于小口徑水井,有時會有大量石、磚、泥土落到泵上,導致塞泵。
發明內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已有水泵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供一種潛吸水泵,水泵體處于水外工作且能夠盡量吸干水井底部的水。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潛吸水泵,包括立放的、靠近上部帶有吸水口的水泵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封閉的潛吸裝置;水泵體固定于該潛吸裝置內,潛吸裝置內壁與水泵體外壁之間留有間隙,水泵體的出水管向上從潛吸裝置上端穿出;在潛吸裝置靠近下端的圓周側面上開設有若干個進水孔。
潛吸裝置上下貫穿安裝有加強桿;加強桿下端固定于潛吸裝置底部,上端固定于潛吸裝置的上端面上。
在潛吸裝置的上方設置有接落物室,該接落物室上端開口,底面為潛吸裝置的上端面。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在于:(1)、水泵立放,進水口位于本潛吸水泵下端,可最大限度地吸水,井內水可控制在10升左右,水井利用率大幅度提高。(2)、水泵體處于水外,在井水循環中不斷得到冷卻,不會因過熱燒泵。也不會因浸水受凍損壞。(3)、對于使用在小口徑水井的本潛吸水泵,在潛吸裝置的上方設置有接落物室,落入井中的石、磚、泥土可很容易地隨本潛吸水泵提出,避免了塞泵現象的發生。(4)、整機構造簡單,使用維護方便。
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立放的水泵體2,還包括一封閉的潛吸裝置4。該潛吸裝置4一般為圓筒狀,水泵體2固定于該潛吸裝置4內,水泵體2的出水管9向上從潛吸裝置4上端穿出。潛吸裝置4的材料可選用高分子材料,也可選用金屬材料。
在潛吸裝置4靠近下端的圓周側面上開設有若干個進水孔1。將本發明立放置于井底,水泵體2工作時,水從進水孔1進入到潛吸裝置4內,并沿潛吸裝置4內壁與水泵體2外壁之間的間隙向上運動,從水泵體2的吸水口5進入到水泵體2中,最后從出水管9被抽出。
由于水泵體積、重量較大,為了提高與之配套的潛吸裝置4的強度,潛吸裝置4上下貫穿安裝有不少于四根加強桿3。加強桿3下端固定于潛吸裝置4底部,上端通過螺母固定于開設在潛吸裝置4的上端面6上的螺孔7內。
對于使用在小口徑水井的本潛吸水泵,需要在潛吸裝置4的上方設置一接落物室8,該接落物室8上端開口,底面為潛吸裝置4的上端面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學洲,未經潘學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69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預防出生缺陷并改善記憶的藥物組合物
- 下一篇:正壓鋼珠吹灰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