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元醇聚氨酯發泡劑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15882.9 | 申請日: | 2007-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70432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肖承七 | 申請(專利權)人: | 肖承七 |
| 主分類號: | C08L91/00 | 分類號: | C08L91/00;C08L75/04;C08J9/04;C08K5/07 |
| 代理公司: | 煙臺信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遲元香 |
| 地址: | 264002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元 聚氨酯 發泡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泡劑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多元醇聚氨酯發泡劑,主要用于冷凍冷藏的保溫層。
背景技術:
傳統的冷凍冷藏設備的保溫層使用的聚氨酯聚合體的合成,必須使用氟利昂及氟利昂系列化合物作為發泡劑,聚合過程釋放大量氣體中產生ODP(臭氧耗竭潛能)和GWP(溫室效應),破壞地球大氣臭氧保護層,導致地壞生態變化,危及人類健康;在國際明令將禁止使用氟利昂及氟利昂系列化合物時,人們開始尋找替代氟利昂CFC11、ODP為零的聚氨酯發泡劑,出現了以美國產141B為代表的多樣替代發泡劑,其化學成份均沒能夠脫離氟里昂系列化合物,并且也在禁用范圍;象環戊烷作為發泡劑,雖然ODP為零,但其導熱系數增高,發泡密度加重,發泡過程中易燃易爆,危險性大,且對環境產生公害潛在憂慮;另外還有一些發泡劑,因其化學性質的變化,導致家電等產品更改設計,需更換部件材料及改造生產設備,修改生產技術工藝等問題,而且其價格昂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多元醇聚氨酯發泡劑,主要解決現有的替代氟利昂及氟利昂系列化合物的發泡劑安全性差、影響環境、需修改家電產品的生產設備和技術及價格昂貴等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多元醇聚氨酯發泡劑,其特殊之處在于原料組成及重量配比為:植物油21.6-41.6份、催化劑3.2-3.6份、阻燃劑11.2-27.2份、丙酮30.8-54.8份、水2.8-3.2份。
本發明的多元醇聚氨酯發泡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配比為:植物油26.6-36.6份、催化劑3.3-3.5份、阻燃劑15.2-23.2份、丙酮36.8-48.8份、水2.9-3.1份。
本發明的多元醇聚氨酯發泡劑,其組成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為:植物油31.6份、催化劑3.4份、阻燃劑19.2份、丙酮42.88份、水3.0份。
本發明的多元醇聚氨酯發泡劑,其所述的植物油為桐油、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中兩種及兩種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催化劑為有機錫、氯化鈉、三乙烯二胺、丙二醇中兩種及兩種以上的混合;所述的阻燃劑為DMMP與二氯甲烷的混合物。
本發明的多元醇聚氨酯發泡劑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1、采用植物油生產的多元醇聚氨酯發泡劑,經中國環境科學院大氣研究所、美國EEC進出口委員會環保標準檢測證明:其合成泡沫聚合體過程的氣體化學指標,ODP和GWP為零、無毒、對環境不關系到公害、對臭氧層不導致破壞,各項化學指標均達到國內外環保標準;2、在聚氨酯的聚合生產中,使用本發明的發泡劑可采用現有的生產設備和生產技術工藝,不須設備技改資金的投入;3、生產的聚氨酯的各項物理性能指標與使用氟利昂及氟利昂系列化合物作為發泡劑生產的聚氨酯相同,對家電產品內膽、外殼等部件不腐蝕,不產生其它變化,不須變更部件材料設計等;4、本發明的發泡劑與氟利昂、氟利昂系列化合物及環戊烷等發泡劑產品的價格比,每噸約低20%左右,從而使家電產品的整體價格下降,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與實施,下面結合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多元醇聚氨酯發泡劑。
實施例1,準確稱取植物油31.6Kg、催化劑3.4Kg、阻燃劑19.2Kg、丙酮42.88Kg、水3.0Kg,其中植物油為桐油和菜籽油,催化劑為有機錫和氯化鈉,阻燃劑為DMMP和二氯甲烷,將桐油、菜籽油在第一反應器中混合,然后轉入第二反應器加入丙酮、DMMP和二氯甲烷,再轉入第三反應器加入有機錫、氯化鈉和水,進行聚合反應,得成品。
實施例2,準確稱取植物油21.6Kg、催化劑3.2Kg、阻燃劑11.2Kg、丙酮30.8Kg、水2.8Kg,其中植物油為花生油和大豆油,催化劑為三乙烯二胺和丙二醇,阻燃劑為DMMP和二氯甲烷,將花生油和大豆油在第一反應器中混合,然后轉入第二反應器加入丙酮、DMMP和二氯甲烷,再轉入第三反應器加入三乙烯二胺、丙二醇和水,進行聚合反應,得成品。
實施例3,準確稱取植物油41.6Kg、催化劑3.6Kg、阻燃劑27.2Kg、丙酮54.8Kg、水3.2Kg,其中植物油為桐油、菜籽油、花生油和大豆油,催化劑為有機錫、氯化鈉、三乙烯二胺和丙二醇,阻燃劑為DMMP和二氯甲烷,將桐油、菜籽油、花生油和大豆油在第一反應器中混合,然后轉入第二反應器加入丙酮、DMMP和二氯甲烷,再轉入第三反應器加入有機錫、氯化鈉、三乙烯二胺、丙二醇和水,進行聚合反應,得成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肖承七,未經肖承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588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