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殺菌棉織物的制備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15171.1 | 申請日: | 2007-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208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萬江;張文武;孫蘭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寶利萊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M13/256 | 分類號: | D06M13/256;D06L3/16;D06M11/45;D06M101/04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261041山東省濰坊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殺菌 棉織物 制備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殺菌棉織物的制造工藝,屬于化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人們的衣著服裝長期暴露在外,因此服裝上充滿了多種細菌,紡織品上滋生的細菌,會以人體分泌的物質為營養,迅速繁殖,使纖維制品變色、發霉等,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所以,人們希望其具有殺菌性能。理想的棉織物殺菌劑應該具備以下特點:容易合成,采用的原材料便宜,便于儲存、有效期長,不易分解或轉變成有害的物質,具有反復殺菌功能或殺菌功能能夠再生,殺菌作用快,對多數細菌或病毒有效。目前,棉織物的抗菌處理方法有化學、物理及中草藥處理方法,其中化學方法中一般采用的是低分子化合物,其缺點是低分子化合物的粒經小、殘留度高、容易進入人體毛孔,損害人體健康,國外也有采用乙內酰脲-聚合物來處理棉織物的,但是其價格昂貴,而且處理后棉織物的撕破強度低;采用中草藥進行殺菌處理后的棉織物很難除去中草藥的異味,采取物理方法進行殺菌處理后的棉織物表面顏色發黃,影響棉織物的外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成本低、安全、低殘留、有效期長的殺菌棉織物的制備工藝。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殺菌棉織物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工藝包含以下步驟:
(1)首先用氧化鋁溶膠浸泡處理棉織物;
(2)然后將氧化鋁溶膠浸泡處理過的棉織物浸入磺酸鹽聚合體水溶液內,5分鐘后取出,然后將棉織物放置于100~150℃的溫度下烘干;
(3)將烘干后的棉織物浸入到工業漂白水溶液里,漂白5分鐘后取出,再用清水漂洗棉織物,用碘化鉀或碘化鈉試劑測試漂洗水,直到漂洗水里不再有顏色為止,然后對棉織物進行干燥處理,時間為8~16小時,得到具有殺菌性能的棉織物。
以下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磺酸鹽聚合體水溶液的制備方法為:取磺酸鹽聚合體和去離子水,磺酸鹽聚合體和去離子水的重量比為1∶7~11,然后將磺酸鹽聚合體溶解于去離子水,制成磺酸鹽聚合體水溶液。
所述工業漂白水溶液為按照1∶8~12進行稀釋后的工業漂白水。
下表是經磺酸鹽聚合體處理后的棉織物
下表是處理后棉織物經每次漂白再生作用后的N-CL載荷(%)
下表是棉織物的撕扯強度對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寶利萊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濰坊寶利萊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517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變轉速汽輪機末級動葉片
- 下一篇:一種制備六角星形硫化鉛納米晶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