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骨刺、骨質增生的膏藥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15070.4 | 申請日: | 2007-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85181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韓世昌;韓金濤;韓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世昌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6 | 分類號: | A61K36/8966;A61K9/06;A61P19/10;A61K31/045;A61K31/125;A61K35/24;A61K35/36;A61K35/55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貴賓 |
| 地址: | 274609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骨刺 骨質增生 膏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涉及一種治療骨刺、骨質增生的膏藥及其制備方法。
(二)背景技術
骨質增生俗稱“骨刺”,屬中醫“痹癥”“骨痹”。是指關節軟骨的改變,主要有椎骨邊緣或關節邊緣。關節面及骨實處,骨小梁增多和骨密度增高或骨質疏松。因有時其增生形成狀象口唇或象鳥嘴。故做唇狀突起或骨敖“骨刺”。如風濕性類風濕關節炎,頸椎、腰椎、椎間盤、膝關節增生,坐骨神經痛等頑疾。骨敖的組織學檢查,完全為正常組織無任何病理改變。所以稱之為老年性退行性關節病。又稱骨關節病、骨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和中醫所稱的“骨痹”,也稱為“骨刺”“頑痹”等統稱骨質增生。
“痹”即閉阻不通之意。骨質增生是骨科的一種常見病,好發于負重,活動多的關節,如頸腰、胸椎膝、手指、腳跟等處。
由于骨的退行性變所致,增生壓迫神經,當人體肌表,經絡遭受外邪侵襲后,氣血不能通暢,肝腎虧損,血氣不足,筋骨失養,扭轉損傷,風寒濕邪侵襲人體所致,阻于經絡肌肉關節氣血不得疏通,不通則痛,發而為痹,慢性者多因長期勞損扭轉損傷外邪侵襲深入筋骨所致。急性者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可轉為慢性。慢性者因疲勞復感外邪。可急性發作,因而引起筋骨關節肌肉等處疼痛酸楚,重者麻木屈伸不利,中老年人骨關節病主要是指:骨骼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疼痛腫脹,酸沉麻木,強直活動受限等癥狀,在臨床上極為常見。骨質增生,日久不愈引起瘀血凝滯,出現肢節按之痛劇則不通,通則不痛,風寒濕邪侵襲閉塞經絡,久凝不化,陰揭經氣、脈肉筋骨、因而不展而致病強日久濕凝為痰、痰瘀交阻,且久痛多瘀,久痛入絡,久必及腎痛在骨腎主骨。
中國醫藥學源遠流長,自神農開藥學之先河,軒歧垂醫學之統緒以來她經歷了數年的發展歷程,擁有數億人次的臨床實踐經驗,為中華民族的生息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膏藥為人民健康事業中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膏藥毒副作用大,而且目前市場上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骨刺、骨質增生的膏藥。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療效顯著、毒副作用小的治療骨刺、骨質增生的膏藥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骨刺、骨質增生的膏藥,其特殊之處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
當歸25-45份、麻黃30-50份、大黃10-30份、赤芍10-30份、生地10-30份、黃連20-40份、甘草10-30份、浙貝母20-40份、金銀花30-50份、紅花20-40份、通草20-25份、白芷10-30份、生川烏30-60份、生草烏30-60克、透骨草30-50份、馬前子20-40份、刺猬皮10-30份、黃芩10-30份、地丁10-25份、木香10-25份、五靈脂20-40份、威靈仙50-100份;膏成冷后摻入如下細末料:穿山甲30-80份、樟腦10-30份、麝香1-3份、冰片10-25份、乳香20-40份、沒藥20-40份、血竭40-60份。
本發明的治療骨刺、骨質增生的膏藥,其進一步改進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當歸30克、麻黃40克、大黃20克、赤藥20克、生地20克、黃連30克、甘草20克、浙貝母30克、金銀花40克、紅花30克、通草20克、白芷20克、生川烏40克、生草烏40克、透骨草40克、馬前子30克、刺猬皮20克、黃芩20克、地丁20克、木香20克、五靈脂30克、威靈仙80克;膏成冷后摻入如下細末料:穿山甲50克、樟腦20克、麝香2克、冰片10克、乳香30克、沒藥30克、血竭50克。
本發明的治療骨刺、骨質增生的膏藥的制備方法,其特殊之處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提取藥油:將油在配料量入鍋內加熱熬至40℃-80℃后,按處方要求將原料藥陸續下鍋,操作熬至諸藥物外表呈深褐色內部焦黃色為度,這時用漏勺將藥渣撈出把藥渣與藥油分離凈盡;(2)熬藥油:將熬成的藥油傾入細瓷盆內,等沉淀后進行過濾,將濾過的藥油復入鍋內,以先小火后大火的火力,并且不停地攪動,這一過程需3-8小時;(3)下丹:使丹均勻散在油中,攪拌,每500毫升油用丹120克-300克;當煙由青色變成白色時并有膏藥的香味放出表示膏藥已成;(4)膏藥去火毒:把膏藥熬成后,傾入備好的冷水盆中,傾倒時將水朝一個方向攪轉,使膏藥傾入后集聚成整團浸泡3-7天并每日換新水數次以除去火毒;(5)下細料:將已拔除火毒的膏藥塊放在鍋內加熱,使其熔化,然后加入細末料;(6)貯藏;(7)膏藥攤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世昌,未經韓世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507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浸泡式保健飲水機
- 下一篇:養參菌的制備和修復海參養殖池環境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