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木塑材料及其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13923.0 | 申請日: | 2007-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77916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大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大正 |
| 主分類號: | C08L23/06 | 分類號: | C08L23/06;C08L27/06;C08L23/12;C08K5/56;C08L97/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楊晉弘 |
| 地址: | 233000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材料 及其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材料及其生產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可以替代木材及鋼材的新材料。
背景技術:
木材作為建筑、家具的主要材料已被廣泛大量的使用,但是隨著森林資源的逐漸減少,木材越來越匱乏。隨著世界范圍內的環保意識的增強,如何利用一些廢棄的、以及廢舊材料來制作替代木材的材料,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如現在已經廣泛使用的各種強化木地板就是利用鋸末經粘合劑制成的高強度的地板,它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木材,但是其加工性能較差。針對上述問題進行廣泛檢索,尚未發現有與本發明相關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種可以替代木材并且加工性能好的新材料;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就是提供一種該新材料的生產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塑料29-70%、木質纖維28-69%、交聯劑1-2%,為了使本發明的性能更好,其組成中還可以加入1-2%的偶聯劑。以上原料的含量,為本領域常用的用量。
上述技術方案中,
所述的塑料為高壓聚乙烯、低壓聚乙烯、無毒聚氯乙稀和聚丙烯中的一種或兩種及兩種以上的混合物,以上原料大部分可以由回收的廢舊塑料得到;
所述的木質纖維可以采用植物的根、枝、葉、皮以及花生殼、麥桿、鋸末中的一種或兩種及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的交聯劑最好采用鈦酯酸系列交聯劑,包括二鈦酸二異丙酯、乙酰丙酮鹽等;
所述的的偶聯劑最好采用鈦酯酸系列偶聯劑,包括鈦酸正丁酯、鈦酸四并丙酯、二羥乙酸鈦、三鈦酸異丙酯、三羥酰基鈦酸異丙酯等。
交聯劑和偶聯劑的作用是:使本發明的新型木塑材料獲得化學改性,形成橋鍵,激發活性中心,增強組成物相互交聯作用,提高產品理化性能。
本發明的新型木塑材料,它采用了如下生產方法:(1)、廢舊塑料及木質纖維須經清理或清洗、涼曬、烘干;(2)、經粉碎機粉碎或細化;(3)、在塑料擠出設備中加入規定比例的原料及交聯劑、偶聯劑,混合后,加溫至160℃-200℃,由塑料擠出設備擠壓成板材及各種型材,即可直接使用,也可以投入各種模具直接壓成各種成品。
本發明提供的新型木塑材料的優點在于:1、不溶于水、抗老化、可釘、可鋸、可加筋,其加工性能非常好,也可以直接成型:如可以直接通過模具壓成成品,如制成各種門、桌、椅、花盆、花架等,可替代木材且性能優于木材,也可部分替代鋼材及有色金屬;2、利用廢舊塑料、植物的根、枝、葉、皮以及花生殼、麥桿、鋸末,減輕環境污染,有效利用資源,產品成本較低,并可回收再使用;3、應用廣泛,可以制成棟材、板材,可替代原木板材的一切地方,如:建筑、家具、倉儲等。
為了更加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下列附圖提供了本發明的三個實施例。
具體實施方式:
實例一:
1、原料:聚乙烯50公斤,花生殼30公斤,鋸末18公斤,交聯劑1公斤,偶聯劑1公斤。
2、生產過程及工藝:聚乙烯、花生殼、鋸末經清理、清洗、涼曬、烘干。用LYPC-1000型粉碎機將上述物品粉碎,在SJz65/132M雙螺桿擠出機中加入交聯劑、偶聯劑混合、加溫至180℃后擠出即得到本發明的新型木塑材料。
實例二:
1、原料:聚乙烯30公斤,聚丙烯30公斤,花生殼20公斤,麥桿10公斤,鋸末8公斤,交聯劑1公斤,偶聯劑1公斤。
2、生產過程及工藝:聚乙烯,聚丙烯、麥桿、花生、殼鋸末經清理、清洗、涼曬、烘干。用LYPc-1000型粉碎機將上述物品粉碎。在SJz65/132M雙螺桿擠出機中加入交聯劑、偶聯劑混合、加溫至185℃后擠出即得到本發明的新型木塑材料。
實例三:
1、原料:聚乙烯20公斤、聚丙烯20公斤、花生殼20公斤、麥桿10公斤、植物根莖10公斤、鋸末18公斤、交聯劑1.5公斤,偶聯劑0.5公斤。
2、生產過程及工藝:聚乙烯、聚丙烯、麥桿、花生殼、植物根莖、鋸末經清理、清洗、涼曬、烘干。用LYPC-1000型粉碎機將上述物品粉碎。在SJz65/132M雙螺桿擠出機中加入交聯劑、偶聯劑混合、加溫至190℃后擠出即得到本發明的新型木塑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大正,未經李大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39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