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酒精肝的中藥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13104.6 | 申請日: | 2007-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1917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16 |
| 發明(設計)人: | 于淑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于淑美 |
| 主分類號: | A61K36/744 | 分類號: | A61K36/744;A61K9/08;A61K9/10;A61K9/20;A61P1/16;A61P25/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0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酒精肝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養肝、護筋的純中藥特效藥物,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轉筋、抽筋、失枕、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病癥的特效內服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轉筋、抽筋、失枕、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等疾癥屬于常發疑難病癥?,F有治療這類疾病的藥物中并無特效藥,特別是中成藥甚少。就目前中、西藥藥效來說,僅起到控制病變的作用,對于其中某些疾病甚至基本上無法控制病情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改進上述狀況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治療酒精肝的中藥組合物。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新的中藥組方,大幅度提高其對轉筋、抽筋、失枕、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等疾癥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其由以下組分按比例組成,白芍8-12份,當歸8-12份,甘草0.5-15份,金銀花13-19份,炒枙子1-3份配制而成。將組合物制成湯劑或者制成口服液、片劑。
優選的配比是:白芍10份,當歸10份,甘草1份,金銀花16份,炒桅子2份。
各組分的選擇和用量都是經過多年研究作出的選擇,都是本發明的關鍵。
本發明的中藥根據傳統醫學及現代醫藥分析,藥性及藥理作用如下:
白芍:性苦、酸、微寒,有養血斂陰、柔肝止痛的功效。
當歸:性甘、辛、溫,有補血、活血、潤腸通便的功效。
甘草:性甘、平,有補脾益氣,潤肝止咳,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藥性的功效。
金銀花:性甘、平,具補脾益氣、潤肝止咳、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藥性的功效。
炒枙子:性苦、寒,有清熱除煩、清利濕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發明原理簡析:
根據古代中醫理論肝主筋、疏泄,為藏血之臟,即肝有主筋,疏通舒展氣機,藏血的作用。要想治療筋類疾病,必須治療肝,肝血充足,筋有所養,才能活動自如,筋無血養則轉筋、抽筋、失枕等疾病發生。肝在五行之中屬木,木怕火燃,也怕木自燃,即肝怕外火侵又內火生,人在日常生活中發火,動怒都易導致肝氣郁結,肝血燥。血越燥越易發怒,怒越大火越盛,火盛必爍干肝血,導致肝部發生病變,治療必須活其血、解其毒、清其火、緩其急。
本組方功能:補血、活血、柔肝止痛、清熱解毒。
本組方主治:轉筋、抽筋、失枕、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病癥。
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用白芍、當歸補血、活血,炒梔子清熱祛火,金銀花解毒再加以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藥性.這樣肝病、筋病竭消,達到治療目的。該發明的藥材來源由藥材公司購買,藥材標準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及《衛生部藥品標準》等。
此發明制劑不違反“十八反”,“十九畏”相互配伍,無相惡相反情況,臨床應用,未發現不良反應。
本發明的組方通過補血、活血、祛火、解毒、止痛來治療轉筋、抽筋、失枕、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具有吸收好、見效快、治愈率高的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該中藥的制備方法配比的具體實施例。
實施例一
白芍10份,當歸10份,甘草1份,金銀花16份,炒枙子2份。
實施例二
白芍8份,當歸12份,甘草1.5份,金銀花19份,炒枙子3份。
實施例三
白芍12份,當歸8份,甘草1.5份,金銀花13份,炒桅子份。
以下是制備及服用方法:將組合物按常規方法制成湯劑或者制成口服液、片劑。
口服:早、晚各一次。
忌口:辛、辣。
以下是臨床使用療效情況:
一、本發明的藥物治療筋病(轉筋、抽筋、失枕)輕者1-2天重者5-7天,在民間治療近百例,無不全愈。
二、本發明的藥物治療肝病(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
某女,56歲,煙臺長島人。
醫院確診為肝硬化。用藥10天,硬化部位部分消除并控制不發展,疼痛消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于淑美,未經于淑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310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手動機械式沖擊震源裝置
- 下一篇:異型結晶器均勻喂稀土絲的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