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小電流接地故障檢測與定位的裝置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12957.8 | 申請日: | 2007-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5937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化光;孫秋野;楊東升;王占山;王云爽;王迎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H7/26 | 分類號: | H02H7/26;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焱 |
| 地址: | 110004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流 接地 故障 檢測 定位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小電流接地故障檢測與定位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由CPU模塊、DSP、前置回路單元模塊、A/D轉換模塊、存儲器模塊、顯示與鍵盤操作模塊、通信模塊組成的下位機和上位機;其中前置回路模塊、A/D轉換模塊、CPU模塊、DSP依次連接,存儲器模塊、顯示與鍵盤操作單元模塊、通信模塊分別與CPU模塊相連,上位機與通信模塊相連,CPU模塊采集母線的零序電壓及各線路的零序電流的模擬信號,按比例調節其大小使之成為裝置能處理的幅值范圍,將其轉換為計算模塊能夠識別的數字信號,通過DSP分析信號,判斷是否發生故障,若發生故障給出選線結果,保存故障信息,并將選線結果傳送給上位機進行故障報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電流接地故障檢測與定位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PU模塊采用嵌入式ARM微處理器U1,U1的HD0、HD1、HD2、HD3、HD4、HD5、HD6、HD7分別和DSP數字信號處理器U2的D0、D1、D2、D3、D4、D5、D6、D7相連,U1的HCNTL1、HCNTLO、HBIL、nWE、nOE、nGCS1分別與U2的A3、A2、A1、A4、相連;U2的VCLK、VD0、VD1、VD2、VD3、VD4、VD5、VD6、VD7、GPC15、VFRAME、VLINE分別與鍵盤與顯示模塊中的LCD顯示器接口芯片U4的CP、VK0、VK1、VK2、VK3、VK4、VK5、VK6、VK7、DISP、FRM、LOAD相連;復位芯片U7通過引腳與U2的nRest引腳相連;A/D轉換模塊U3的D0~D15通過鎖存器U5的D0與U1的D0~D15相連,U3的與U1的IO2相連,電源芯片U6的輸出端Vout提供1.8V電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電流接地故障檢測與定位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回路模塊用來采集零序電流量、零序電壓量的模擬信號,其J1、J3分別與采集零序電流量的電流互感器、采集零序電壓量的電壓互感器相連,J2與A/D轉換模塊相連,J4與計數器的輸入端相連,計數器的輸出端與ARM相連;接口J1與接口J2之間有RC濾波電路,接口J3與接口J4之間有光電耦合器濾波,其中J1的針1、2、3、4、5、6、7、8、10、11、12、13分別于J2的針1、2、3、4、5、6、7、8、10、11、12、13相連,J3的針1、2、3、4、5、6通過由兩電阻的串聯電路分別與六個光電耦合器的腳2、六個二極管正極相連,每個二極管正極、負極分別與對應的光電耦合器的腳2、1相連,六個光電耦合器的腳5與六個反向器的輸入端相連,六個反向器的輸出端分別于J4的1、2、3、4、5、6針相連;J4與計數器的輸入端相連。
4.權利要求1所述裝置實現小電流接地故障檢測與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開始;
步驟2、實施采集中性點電壓值;
步驟3、判斷是否越限,如果否,轉步驟2,如果是執行步驟4;
步驟4、定為裝置啟動并啟動交流變送器;
步驟5、信號調整;
步驟6、采集各線路零序電流、零序電壓和各線路電流、電壓、功率信號;
步驟7、調用故障線路判斷子流程;
步驟8、調用故障距離判斷子流程;
步驟9、數據打包處理;
步驟10、判斷與上位機網絡通斷,如果通,執行步驟11;如果不通,執行步驟12;
步驟11、數據傳送至上位機顯示報警,執行步驟13;
步驟12、數據存儲在本地硬盤;
步驟13、結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小電流接地故障檢測與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7所述故障線路判斷子流程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開始;
步驟2、接收數據并放入內存;
步驟3、分別用功率方向選線流程,諧波分析選線流程,五次諧波選線流程,小波選線流程進行選線;
步驟4、根據結果設計決策表;
步驟5、基于粗糙集理論的選線有效域確定;
步驟6、模糊自適應推理的故障監測;
步驟7、選線結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小電流接地故障檢測與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所述基于粗糙集理論的選線有效域確定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5.1、故障數據離散化;
步驟5.2、約簡;
步驟5.3、計算選擇系數;
步驟5.4、建立每種流程的有效性模糊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295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