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直線輸送的回轉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12790.5 | 申請日: | 2007-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17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永遠;吳平;孟巧蓮;張振東;李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華根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24 | 分類號: | B65G47/24;B23Q7/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非凡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曲寶威 |
| 地址: | 116022遼寧省大連市沙河***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直線 輸送 回轉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回轉機構,特別是一種在機加工行業中用于直線輸送工件的回轉機構,以保證在生產線上直線輸送工件的同時使工件產生轉動進入下一條加工生產線進行切削加工。
背景技術
機加工行業中,通常利用抬起步伐輸送帶向前直線輸送工件,工件在一個工位加工完畢后,由抬起步伐裝置將工件抬起,使工件離開夾具或空工位支撐架,輸送帶向前直線輸送一個工位,再將工件坐落在下一工位夾具或空工位支撐架上進行加工或等待輸送,這種抬起步伐直線輸送裝置,只能對工件進行平移,無法實現在移動過程中對工件進行轉動,如工件在一條加工線上完成加工后需要轉動90°再進入下一條加工線時,必須人工操作或者增加一臺平轉機床,轉動后再進入下一條加工線。人工轉動的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自動化程度低,使用平轉機床會增加占地面積,增加加工成本,而且在生產車間占地面積小的情況下,有可能很難有空間安放平轉機床。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抬起步伐直線輸送裝置無法對工件進行轉動角度的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對工件進行直線輸送過程中,可對工件進行轉動的用于直線輸送工件的回轉機構,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增加加工設備的自動化程度,減少機床的占地面積,經濟合理地利用車間的地面面積。
本發明的用于直線輸送工件的回轉機構,其特征在于:設有連接體7,在連接體7的中心處軸承連接有轉軸4,轉軸4的上方接有轉盤5,轉軸4的底端與轉臂9的一端固定連接,轉臂9的另一端通過連接軸19安裝有滾輪14,滾輪14位于設在底板18上的直角狀滑道17內,在轉臂9的中部設有擋軸12,在底板18上固定有擋鐵10。
本發明的用于直線輸送工件的回轉機構,由于在直線輸送工件的同時,可以將工件轉動90°,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也增加了機加工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使工件加工成本有所降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7為連接體,在連接體7的中心處安裝有轉軸4,轉軸4與連接體7之間設有軸承2、軸承3及軸承20用于支撐,使轉軸4相對于連接體7可良好轉動。在連接體7的下方焊接有加強筋6。在轉軸4上端螺體固定連接有轉盤5。轉軸4的下端與轉臂9的一端固定連接,在轉軸4的端頭上螺紋連接有螺栓8用于軸向限位。在轉臂的另一端垂直于轉臂9螺栓固定有連接軸19,連接軸19的中心孔處設有軸16并由頂絲13固定。在軸16上通過軸承15連接有滾輪14。滾輪14與直角狀(即L形)的滑道17相配。滑道17設在底板18上。在轉臂9的中部固定有擋軸12,擋軸12的低部上套裝有套11,在底板18上固定有擋鐵10,在擋鐵10的豎直方向上有弧面與套11相配。
安裝時,將連接體7的兩側螺體固定在相互平行的抬起步伐輸送帶1上,底板18與機座通過螺栓固定連接,當抬起步伐輸送帶1抬起工件向前移動時,驅動轉臂9轉動,由于有擋鐵10阻擋轉臂9上的擋軸12,使轉臂9另一端的滾輪14在滑道17內向拐角部分即C段滑動,迫使轉臂9帶動轉盤5轉動,即在移動的同時開始轉動,當移動至圖2所示的A位置時,剛好轉過90°,然后可繼續向前平移到B的位置,完成了直線輸送和轉動的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華根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大連華根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279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