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負載型飲用水除砷納米吸附劑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12160.8 | 申請日: | 2007-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4771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21 |
| 發明(設計)人: | 賈永鋒;朱慧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J20/20 | 分類號: | B01J20/20;B01J20/32;C02F1/28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馬馳;周秀梅 |
| 地址: | 110016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負載 飲用水 納米 吸附劑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飲用水中砷的去除,具體地說是一種負載型飲用水除砷納米吸附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砷是劇毒元素之一,近年來地下水砷的污染已經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我國的臺灣、新疆和內蒙古等地區地下水砷含量嚴重超標,砷含量最高可達2000μg·L-1;國際上地下水砷污染嚴重的國家有印度、孟加拉國、越南、阿根廷、智利、墨西哥、匈牙利等。長期的砷暴露可引起皮膚、肺、肝、腎和膀胱的癌變。世界衛生組織1993年重新修訂飲用水砷的最高允許濃度,確定為10μg·L-1。歐盟和美國已經重新制定了飲用水砷含量標準,飲用水砷的最高允許濃度從50μg·L-1下降至10μg·L-1。新的衛生標準對砷的去除和工藝提出了更高要求。
現有除砷吸附劑主要有天然吸附劑(及其改性產物)和人工合成吸附劑。天然吸附劑具有造價低廉,綠色環保等優點,但因其吸附容量小而使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人工合成的吸附劑種類較多,與天然吸附劑相比,它的吸附容量較大,但總體造價比天然吸附劑要高很多。有些吸附劑為提高吸附性能而摻入了稀有元素或者過渡元素,這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稀有元素和過渡元素的健康風險還有待進一步評估。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吸附劑的缺點,研制出成本相對低廉,吸附性能較高的綠色環保吸附劑。吸附劑僅含有碳、鐵、氧三種常見元素,不含貴重金屬元素或者過渡(稀有)元素,對人體健康沒有健康風險。
針對砷的理化特性,結合地下水成分復雜的難點,本發明提供一種負載型飲用水除砷納米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利用納米鐵具有比表面積大、活性高等特點,把納米鐵負載到活性炭的表面及內部,不僅可以有效克服納米材料易團聚的缺點,而且克服了納米材料因尺寸小而流失率高的缺點,在飲用水砷污染修復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很好的應用前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負載型飲用水除砷納米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可按如下步驟操作:
①選取孔體積為0.100-0.500cm3/g的市售活性炭材料,能夠使納米鐵部分(10-55%)能夠部分進入到活性炭內部;
②先用可溶性鐵鹽溶液浸泡活性炭10-120分鐘,活性炭與可溶性鐵鹽溶液的體積比為5∶1---20∶1;
③為防止生成的鐵單質顆粒過大,在鐵鹽溶液中加入醇溶液作為分散劑;用分散劑控制生成的鐵微粒粒徑為10-100nm;分散劑與可溶性鐵鹽溶液的體積比為0.5∶1---5∶1;
④在室溫惰性氣體保護下,用濃度0.01-0.28M的強還原劑硼氫化鉀或硼氫化鈉滴定鐵鹽,滴定速度為0.1-5毫升/分鐘,惰性氣體(流速10-200毫升/分鐘)保護,攪拌(轉數10-300/分鐘)還原鐵鹽;
滴定完畢后,繼續攪拌10-120分鐘;
⑤攪拌完畢后,離心5-20分鐘,轉速為400-4000轉/分鐘;先用無氧水洗滌1-3次,每次用量為3-30毫升/g吸附劑(總用量也可為所制備吸附劑質量的10-100倍),再用已經除氧的有機溶劑(如:無水乙醇或丙酮等)洗滌1-3次,每次用量為3-30毫升/g吸附劑(總用量也可為所制備吸附劑質量的10-100倍)。
所述活性炭材料的基質來源可為煤質、果殼或木質;醇溶液可為C1-C6單醇、C2-C8的低碳2-4元醇和/或分子量200-40000聚乙二醇;單醇可為乙醇或丙醇;低碳醇可為乙二醇或丙三醇;可溶性鐵鹽可為硫酸鐵0.01-0.038M、硫酸亞鐵0.01-0.07M、氯化鐵0.1-0.56M或氯化亞鐵0.01-0.8M。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吸附容量大,本發明吸附容量可高達20mg/g吸附劑。是市售的單一成分的吸附劑和天然吸附劑的3-200倍。
2.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廉。
①反應條件溫和:在常溫常壓下反應,一般實驗室、中小企業即可制備,不會發生燃燒、爆炸等危險情況。
②吸附劑本身安全、經濟,不含有危害元素。本吸附劑主要成分為鐵(及其氧化物)、炭,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即使發生意外情況(如地震、海嘯、龍卷風等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吸附劑出現泄漏進入公共飲用水源系統,也不會對水源造成污染。而市售的復合吸附劑雖然吸附容量大,但常常含有鈰、鑭等過渡元素或者稀有元素,而此類元素本身對人體的健康風險還有待評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216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