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型鋁板熱軋機液壓剪切機剪刃間隙在線調整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11716.1 | 申請日: | 2007-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69934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溪橋;魏玉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一重集團大連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23D36/00 | 分類號: | B23D36/00;B23D15/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洪福 |
| 地址: | 161042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型 鋁板熱 軋機 液壓 剪切 機剪刃 間隙 在線 調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鋁板軋機液壓剪剪刃間隙調整裝置,應用于大型鋁板熱連軋機組,屬于冶金工業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大型鋁板連軋機組,在粗軋機組之后、精軋機組之前,都順序安裝著一臺120~150mm重剪和一臺40~60mm的輕剪。上述兩種液壓剪剪刃間隙均為固定值,不可調整。重剪用于對較厚鋁板進行切頭切尾,去掉較厚鋁板頭尾翹曲,便于后續軋制。較厚鋁板經過若干道次的粗軋機可逆軋制,厚度變薄,頭尾仍會產生翹曲、弧形等。由于厚剪剪刃間隙大且不可在線調整,不利于剪切此種較薄厚度的板材。這時須用設在后部剪刃間隙較小的輕剪進行切頭切尾,便于精軋機組咬入帶材,順利軋制。此種情況,一條機組上設有重剪與輕剪,均必不可少。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對鋁帶軋機設備性能要求的越來越高,而對設備重量卻要求越來越輕。減少最初一次性投資,盡可能做到利益最大化。這就要求我們對機組設備進行減重,優化設計。
發明內容
在重剪中設計增加一個剪刃間隙無級調整裝置。根據不同的板厚,調整出最利于剪切的剪刃間隙。這樣可以取消輕剪這臺設備。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大型鋁板熱軋機液壓剪切機剪刃間隙在線調整裝置,具有上刀座;剪座和剪刃;在上刀座和剪座中間裝有剪刃間隙在線調整裝置;其結構由固定斜楔、移動斜楔、液壓缸所組成;固定斜楔固裝在上刀座的滑槽內;在固定斜楔和剪座中間插裝移動斜楔,移動斜楔同液壓缸的活塞桿相連接;剪刃插裝在剪座上;移動斜楔在液壓缸的驅動下沿固定斜楔的斜面在滑槽內往復運動,使固定在上刀座上的剪刃產生側向位移,實現剪刃側向間隙的調整。
本發明所述的大型鋁板熱軋機液壓剪切機剪刃間隙在線調整裝置;其結構在于剪座通過一組鎖緊螺栓同固定斜楔相連接;在鎖緊螺栓上套裝有復位彈簧和導向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減少一臺設備,降低設備重量,節約投資成本。以2000mm寬鋁板熱連軋機組為例,輕剪重量約為160噸,這樣可節約成本500萬以上。大型鋁板軋機,如4200mm鋁板熱連軋機組,輕剪重量在250噸以上,可節約成本近800萬。若加上液壓傳動和控制系統等費用,節約投資將更加可觀。
附圖說明
本發明共有三張附圖;其中:
附圖1是大型鋁板熱軋機液壓剪切機剪刃間隙在線調整裝置的側面剖視圖;
附圖2是附圖1的K向視圖;
附圖3是附圖1的A-A剖視圖。
圖中1、上刀座,2、固定斜楔,3、移動斜楔,4、剪座,5、剪刃,6、導向套,7、鎖緊螺栓,8、復位彈簧,9、液壓缸(帶位移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附圖所示;機構由移動斜楔3、固定斜楔2、液壓缸帶位移傳感器9、導向套6、復位彈簧8、鎖緊螺栓7等組成。這些件裝在上刀座的滑槽內,固定斜楔2與剪切機的上刀座1把合固定,移動斜楔3在液壓缸9的驅動下沿固定斜楔2斜面在滑槽內往復動作,使固定在上刀座1上的剪刃6產生側向位移。從而達到調節剪刃6側向間隙的目的。復位彈簧8安裝在導向套6內,裝配時給予一定的預緊力,其作用是使剪刃6與移動斜楔3始終保持緊密接觸。液壓缸9處于縮回狀態,此時剪刃5間隙最大,為15mm。這時最大剪切厚度可達到150mm。隨著鋁帶變薄,需減小上下剪刃間隙,這時液壓缸9伸出,推動移動斜楔3,液壓缸9后位移傳感器發出信號。通過模型計算出此時剪刃間隙,達到合適值液壓缸停止動作。此過程導向套6向外滑動。反向動作,即需增大上下剪刃間隙時,液壓缸9縮回,拉回移動斜楔3,復位彈簧8使剪刃座與移動斜楔3緊密接觸,液壓缸9后位移傳感器發出信號,通過模型計算出此時剪刃間隙,達到合適值時液壓缸9停止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一重集團大連設計研究院,未經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一重集團大連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17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